突然房颤怎么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突然房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心房本身病变如心房肌纤维化、心房扩大;心脏其他结构异常如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全身性疾病如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炎症相关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酒、过度劳累与精神压力;其他因素如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年龄因素、性别因素等,这些因素通过不同机制增加了突然房颤的发生风险。

一、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相关因素

(一)心房本身病变

1.心房肌纤维化:随着年龄增长,心房肌可能发生纤维化改变,这会影响心房的电传导稳定性。研究表明,在老年人群中,心房肌纤维化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这增加了突然房颤发生的风险。例如,长期的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可能促使心房肌发生纤维化,导致心房电活动紊乱,从而引发房颤。

2.心房扩大:多种心脏疾病可导致心房扩大,如风湿性心脏病引起二尖瓣病变时,左心房常发生扩大。心房扩大使心房内的心肌细胞间距增大,电传导不均匀,容易形成折返环,进而诱发房颤。像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整体扩大,心房也会受累扩大,是突然房颤的常见诱因之一。

(二)心脏其他结构异常相关影响

1.瓣膜性心脏病:例如二尖瓣狭窄,由于左心房血液流出受阻,左心房压力升高,导致心房扩大和心肌重构,使得房颤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据临床统计,约半数以上的二尖瓣狭窄患者会合并房颤,且病情越严重,发生突然房颤的可能性越大。

2.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影响心脏的电生理功能。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不稳定,容易触发房颤的发生。尤其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更易出现突然房颤的情况,因为心肌梗死区域的心肌细胞电活动异常,容易形成异位起搏点,引发心律失常。

二、全身性疾病相关因素

(一)代谢性疾病

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一方面,高血糖可导致心肌细胞内山梨醇堆积,引起心肌细胞功能异常;另一方面,血管内皮损伤会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和神经调节,增加房颤发生的风险。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房颤的概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更易出现突然房颤。

2.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加速机体代谢,增加心脏的负担,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甲状腺激素还会影响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导致心房肌不应期缩短,容易诱发房颤。临床观察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约有15%-20%会发生房颤,当甲状腺功能亢进得到控制后,部分患者的房颤可能会好转,但仍有复发的可能。

(二)炎症相关疾病

1.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扁桃体炎等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产生的毒素或炎症介质可影响心脏的电活动。例如,肺炎导致机体发热、炎症反应时,会释放细胞因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干扰心肌细胞的离子通道功能,从而引发房颤。有研究表明,急性感染期患者突然发生房颤的概率较非感染期升高,尤其是在严重感染时,这种风险更为明显。

2.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包括心脏组织,导致心肌炎症和损伤。心肌的炎症改变会影响心脏的电传导,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虽不如其他一些疾病高,但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因素,当疾病处于活动期时,房颤的发生可能性往往增加。

三、生活方式相关因素

(一)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是诱发房颤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酒精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影响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导致心律失常。研究发现,每周饮酒超过一定量(如男性每周饮酒折合纯酒精超过140克,女性超过70克),突然发生房颤的风险显著增加。酒精还可能通过影响自主神经功能,间接导致房颤的发生,比如使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影响心脏的节律。

(二)过度劳累与精神压力

1.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例如,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或工作压力极大的人群,突然房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为过度劳累时,心脏需要承受更大的负荷,心肌细胞的氧供需平衡被打破,容易引发心律失常。

2.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如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心脏的功能。精神压力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从而干扰心脏的电活动,增加房颤发生的可能性。有心理测试和临床研究表明,长期精神压力高的人群,突然发生房颤的概率比心理状态良好的人群高。

四、其他因素

(一)电解质紊乱

1.低钾血症:血钾水平降低时,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会发生改变,容易出现异位起搏点,导致心律失常,包括房颤。例如,长期腹泻、呕吐或应用排钾利尿剂等情况,可能引起低钾血症,从而增加突然房颤的发生风险。正常血钾浓度为3.5-5.5mmol/L,当血钾低于3.5mmol/L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自律性等发生变化,容易引发房颤等心律失常。

2.低镁血症:镁离子对维持心肌细胞的正常电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低镁血症时,心肌细胞的钾、钠、钙等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影响心脏的节律。比如一些胃肠道疾病导致镁吸收障碍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情况,可能引起低镁血症,进而增加房颤发生的可能性。

(二)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也可能诱发突然房颤。例如,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使用不当或本身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时,可能引发房颤。还有一些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如某些支气管扩张剂、抗抑郁药等,也可能通过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或自主神经功能,导致房颤的发生。所以在使用药物时,需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更要谨慎用药。

(三)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发生变化,心房肌纤维化、心脏传导系统老化等情况增多,使得老年人突然房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例如,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上升,75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可超过10%,年龄是突然房颤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对各种诱因的耐受性降低,更容易受到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突然房颤。

(四)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在绝经前女性,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房颤的发生率相对低于男性。但在绝经后,女性房颤的发生率逐渐接近男性。这可能与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有关,雌激素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脂等,从而降低房颤的发生风险。绝经后的女性需要更加关注心脏健康,积极预防房颤的发生。

了解疾病
房颤
房颤一般指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得了房颤能治好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患有心房颤动,通过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但是要完全根治房颤,要看患者的基础疾病以及房颤的时间,还有左心房大小等等这些因素。对于心房颤动的患者控制临床症状为主。如果患者有快速心室率,这种情况可以应用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胺碘酮等等来控制患者的心室率,减轻
房颤的手术治疗费用?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房颤的手术治疗费用目前大概在8万元左右,根据每个地方医保的报销比例,患者需自费的费用大概在三四万左右。主要是由于治疗房颤会使用一些导管或鞘管,这些医保不能报销的部分导致自费费用依然较高。当然具体的价格还需患者到自己就医的医院进行询问。
房颤能根治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房颤能不能治愈,主要看病人房颤的基础疾病情况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房颤可分为首诊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时间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五种类型。一旦房颤持续1年以上,属于永久性的房颤,就无法转复为窦性心律,就不能够彻底根治。但是若是阵发性房颤,或者首诊房颤,还有是有治愈的可能的。是否能治愈还要根据房
房颤心率大于脉率是怎么回事?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首先要明确脉搏是怎么形成的。所谓的脉搏就是我们用手弄在桡动脉摸到的波动,这个波动是来自于心脏的射血,一次有效的射血会产生一次波动。就是说心脏在舒张期的时候,二尖瓣、三尖瓣开放,血液从心房流到心室。然后收缩期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主动脉和肺动脉瓣开放心室,开始收缩,心室把充盈的血液打入到主动脉,肺动脉打入
老年房颤的的不良后果?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老年房颤主要会引起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出现症状,房颤反反复复发作会引起胸闷、心慌,以及头晕等症状的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第二,引起心力衰竭发作,心房颤动的发作是引起老年人心力衰竭发作的最常见的诱因;第三,引起脑梗死,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房颤反复发作容易在心房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的流动,
什么是房颤射频消融术?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房颤射频消融术简单讲的概念就是经过射频能量对心房或者是心室里面的异常传导束进行阻隔的一种手术。为什么房颤要进行房颤的射频消融呢?要从房颤的机制说起,当房颤发生时,一般都在心房里边有异常的电传导束,这种异常的电传导束导致了比较紊乱的电传导回路,这种回路的存在导致心房搏动成为一种纤维颤动的状态。射频消融
怎样减轻心脏房颤的症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房颤主要导致心跳过快,引起人出现不舒服的感觉。一般快速房颤,容易出现心慌、心悸、头晕、乏力,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出现黑蒙,甚至晕厥。因此,对于房颤的患者,平时需要避免过度劳累、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休息,不能做比较剧烈的运动。平时可以服用一些控制心室率的药,例如美托洛尔、地高辛等等,控制快速的心室率,减少
房颤心脏变大如何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引起房颤的原因,大部分都是为器质性心脏疾病引起的,因此,如果心脏变大,那么主要是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病因治好的话,那么心脏变大也会慢慢改善的,因此,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建议一定要完善一些相关的检查,来明确诊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针对病因治疗。房颤的话可以使用胺碘酮,心律平等药物来恢复窦性心律,如
房颤射频消融术怎么做?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房颤射频消融术是从腿上静脉里面经到心脏,然后通过穿刺房间隔到左心房,哪边有冲动或者异常的电流就把它消除掉。房颤射频消融分成内科的房颤射频消融跟外科的房颤射频消融,内科的房颤射频消融现在每年全国大概做2万例左右的病人,它是从腿上静脉里面经到心脏,然后通过穿刺房间隔到左心房,哪边有冲动或者异常的电流就把
室上速和房颤有什么区别 哪个严重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室上速和房颤有什么区别,哪一个更严重些,咱们讲它这个区别呢,主要从临床症状上鉴别,其实真正的鉴别应该从心电图上鉴别。那么室上速和房颤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室上速是突发突止的一种心慌、心悸、难受,有点不舒服的这种感觉,房颤是一个持续性的心慌、心悸这个表现,两者心电图表现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心电图,可以
房颤患者可以停药吗
孟伟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大部分房颤都是严重心脏病导致,所以病人房颤都是不能够根治,需要终生服药控制,不可以停药。其次,因为房颤病人大部分心跳都快,病人感觉到有心慌、胸闷症状,需要服用控制心率药物,而且也需要长期服用。如果停用以后,病人经常会感到自己心跳特别快又乱,房颤会加重。如果只有特发性固定房颤,没有伴随严重心脏病,通过射频消融手术或者是通过药物复律可以完全痊
如何自我早期发现房颤
李洪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自我早期发现房颤主要手段就是注意观察,需要体会到心悸、心慌感觉。心悸、心慌发作时候,立即按压桡动脉,判断脉搏是不是绝对规律。如果脉搏很规律,就可以直接判断是没有房颤。如果脉搏不齐,而且是绝对不齐,不是很有规律,跳两次停一次或者跳几次停一次,甚至忽快忽慢、忽慢忽快,就需要警惕。此时需要到医院接受心电图检查,确定到底有没有房颤。
房颤是怎么引起的
周玉萍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房颤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一种就是非器质性心脏病,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在一个单位有4000多人,最后结论是3%人患有房颤,最小年龄是18岁,病因不清楚。器质性心脏病造成房颤比较多,风心病、冠心病、肺心病,总的来说,心脏本身有器质改变,有内分泌异常或者工作劳累、情绪变化、饮食。像女同志月经前后都会发生心律失常,这方面心律失常也可能就出现心房纤颤。
达比加群治疗房颤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达比加群并不治疗房颤。达比加群是抗凝药物,只是用于预防因为房颤导致左心来源的血栓引起全身动脉血栓,所以仅预防因房颤导致的全身动脉栓塞。房颤患者的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较为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应该避免私自滥用药物。
房颤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房颤抗凝治疗,因为房颤栓塞发生率比较高,对于合并瓣膜病需要应用华法林抗凝,常用抗凝药是华法林。转复窦律并且维持窦性心律,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方法包括药物转复、电转复或者导管消融术。另外,外科迷宫手术也可以用于维持窦律,而且有较高成功率。此外,需要控制心室率。近年来研究表明,持续性房颤选择减慢心室率的同时,注意血栓栓塞预防,预后与经复律后维
房颤动怎样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房颤动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和持续性心房颤动。目前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药物治疗,一种是手术治疗。单纯的心房颤动患者,适用于药物治疗。阵发性的心房颤动,主要是复率。控制心室率和抗凝。持续性的心房颤动,主要以抗凝和控制心室率为主。控制心室率,可以服用倍他乐克等。抗凝主要服用华法林或者新型抗凝药,比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如果患者比较年轻,还可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