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怎么办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需尽快就医评估,确诊后尽早终止妊娠,同时进行一般支持治疗、肝功能支持治疗等,孕妇要按时产检,出现疑似症状立即就医,胎儿要密切监测,处理需多学科协作,采取个体化方案提高母儿预后
一、及时就医与评估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起病急骤,需尽快前往具备诊疗条件的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以及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进行评估。实验室检查方面,会发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还可能有凝血功能异常、血糖异常等情况;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等有助于了解肝脏形态等情况。对于孕妇而言,及时明确诊断是后续处理的关键,不同孕周、不同身体状况的孕妇,其评估的侧重点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都要快速准确地确定病情。
二、终止妊娠
时机选择:一旦确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应尽早终止妊娠。因为随着孕周增加,病情可能会迅速恶化,对母儿生命安全威胁极大。对于孕周已达37周及以上的孕妇,可直接考虑终止妊娠;若孕周小于37周,但病情较重,经评估后也应及时终止妊娠。不同孕周的孕妇,终止妊娠的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孕周较大时多考虑阴道分娩或剖宫产,但都要以保障母儿安全为首要原则。
母儿管理:在终止妊娠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母儿的生命体征等情况。对于胎儿,要关注其宫内状况,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胎儿的安全。产后要继续对产妇的病情进行监测和处理,因为产后病情仍可能有变化。
三、支持对症治疗
一般支持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于存在低血糖的孕妇,要及时纠正血糖水平,可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等方式。不同身体状况的孕妇,营养支持的具体方案可能不同,比如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孕妇,营养支持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
肝功能支持治疗:使用一些药物来保护肝脏功能,促进肝功能恢复。但具体药物的使用要严格遵循医疗规范,根据孕妇的实际病情来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对症支持。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方面: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对孕妇的健康危害极大,孕妇在孕期要按时进行产检,以便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如果出现恶心、呕吐、乏力、黄疸等疑似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症状,要立即就医。同时,孕妇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胎儿方面: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宫内环境,所以在整个诊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监测胎儿的各项指标,如胎动、胎心等。对于孕周较小的胎儿,要更加谨慎地评估病情对胎儿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最大程度保障胎儿的健康。
总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处理需要多学科协作,及时诊断、尽早终止妊娠并给予积极的支持对症治疗,同时要充分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以提高母儿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