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遗症有哪些表现
脑梗死后遗症包括运动功能障碍(肢体瘫痪等,老年及长期缺乏运动者恢复慢,需尽早康复训练)、感觉障碍(感觉减退等,老年及有基础疾病者表现不同)、语言功能障碍(失语症等,影响儿童发育及成年工作生活,需语言康复训练)、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等,老年及有不良生活方式者更易出现且恢复难)、吞咽功能障碍(吞咽困难等,影响老年营养及儿童进食,易引发并发症)。
一、运动功能障碍
脑梗死后遗症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瘫痪,如一侧肢体(上肢或下肢)无力,严重者完全不能活动。例如部分患者会出现上肢不能抬起、握持无力,下肢无法正常行走、站立不稳等情况。这是因为脑部血管病变导致支配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受损,使得相应肌肉的运动控制出现障碍。在年龄方面,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脑梗死后遗症的运动功能障碍可能恢复相对更慢;从生活方式来看,长期缺乏运动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可能也会受到影响。对于有脑梗病史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二、感觉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感觉减退,比如对疼痛、温度、触觉等的感知能力下降。例如对冷热刺激的感知不敏锐,难以准确判断物体的质地等。这是由于脑部病变影响了感觉传导通路,导致感觉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出现异常。不同年龄的患者,感觉障碍的表现可能在程度上有所差异,老年患者可能因为机体老化,感觉功能本身相对较弱,脑梗后感觉障碍可能更易被忽视;在生活方式上,若患者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感觉障碍的程度,因为糖尿病也会影响神经的感觉功能。
三、语言功能障碍
表现为失语症,包括运动性失语(患者能理解他人言语,但自己不能流利表达)、感觉性失语(患者能发音,但言语混乱,他人难以理解其表达的意思)等。这是因为负责语言功能的脑区受损,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功能。对于儿童患者,脑梗后语言功能障碍可能会严重影响其语言发育和学习交流;成年患者若从事需要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工作,语言功能障碍会对其工作和生活造成较大影响,需要专业的语言康复训练来改善。
四、认知功能障碍
可出现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力下降明显,患者可能经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还可能有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等表现,例如难以完成复杂的任务,决策能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是由于脑部病变影响了大脑的认知相关区域,导致认知功能受损。老年患者本身认知功能随年龄增长有自然衰退趋势,脑梗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会加速;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脑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可能更高,且恢复相对困难。
五、吞咽功能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表现为进食时容易呛咳,吞咽速度减慢,严重者可能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引发肺炎等并发症。这是因为脑部病变影响了吞咽相关的神经和肌肉的协调功能。对于老年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儿童患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则会影响正常的进食和营养摄入,需要特别注意喂养方式,避免误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