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有消化系统症状,如右下腹腹痛(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腹泻与便秘交替(溃疡型多腹泻、增生型多便秘)、腹部肿块(多见于增生型肠结核);有全身症状,如多数患者有低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状及营养不良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还有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消化道外结核表现,不同性别及特殊生理时期人群表现可能有不同情况。
一、消化系统症状
1.腹痛:多位于右下腹,因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或钝痛,有时在进餐时诱发,与进餐引起的胃肠反射有关,进食促使病变肠段痉挛或蠕动加强,从而引发疼痛,疼痛后常伴排便,便后疼痛可缓解。不同年龄人群腹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表述不清而表现为哭闹等;老年人痛觉相对迟钝,腹痛表现可能不典型。
2.腹泻与便秘交替:溃疡型肠结核常表现为腹泻,粪便呈糊状,一般无脓血,无里急后重。这是因为溃疡型肠结核病变肠段炎症和溃疡使肠蠕动加快、排空加速,影响吸收所致。而增生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是由于病变部位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肠内容物通过受阻。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食不规律可能加重腹泻或便秘的症状,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等可能影响胃肠功能,进而影响肠结核患者的腹泻与便秘情况。
3.腹部肿块:多见于增生型肠结核,常位于右下腹,质地中等、较固定、伴有轻至中度压痛。这是由于肠壁局部增厚形成肿块。对于儿童患者,腹部肿块的发现可能需要更仔细的体格检查,因为儿童的腹部表现可能不典型,且儿童的腹壁较薄,肿块相对容易触及,但也可能因儿童不配合导致检查困难;老年人由于腹部脂肪等情况,肿块触及可能相对较难。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有低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状,呈午后低热,可伴有乏力、消瘦、贫血等表现。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发热等全身炎症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发热特点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体温波动较大,且易出现高热情况;老年人发热可能相对不典型,体温升高幅度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劳累等可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加重发热等全身症状;有基础病史如艾滋病等人群,感染肠结核后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更严重,因为其自身免疫力低下。
2.营养不良:由于长期慢性消耗,患者可出现体重减轻、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表现。儿童患者若出现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需求较高,肠结核导致的营养不良会阻碍其身高、体重等的正常增长;老年人本身营养储备相对较少,肠结核引起的营养不良会进一步降低其生活质量,加重身体的虚弱状态。
三、其他表现
1.消化道外结核表现:部分患者可同时伴有肺结核等其他部位的结核表现,如咳嗽、咳痰等肺结核相关症状。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血行播散等途径累及其他部位。不同性别在结核感染后的表现可能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等,感染肠结核后全身症状可能会因身体状况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需要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