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怎么治疗
跟腱断裂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适用于断裂轻、运动需求低者,用石膏固定;手术宜在1-2周内进行,有传统开放和微创修复方式,术后分早期、中期、后期康复,需依患者具体情况选方案并个性化康复以最大程度恢复跟腱功能。
一、非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一些断裂程度较轻、对运动需求较低的患者可能考虑非手术治疗,比如老年患者且日常活动量较小者。非手术治疗主要采用石膏固定等方式,通常使用长腿石膏固定踝关节于跖屈位3-4周,之后更换为行走石膏固定3-具体操作:一般先进行跟腱局部清创等处理后,用石膏固定患足于跖屈位3-6周,之后可进行功能锻炼。但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可能不如手术治疗确切,尤其是对于需要较高运动水平的患者,非手术治疗后跟腱再断裂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一般建议在跟腱断裂后尽快手术,通常在受伤后1-2周内进行手术,此时组织炎症反应相对较轻,有利于手术操作和术后恢复。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患者身体条件不允许早期手术,也可适当延迟,但不宜过久,以免跟腱回缩等情况影响手术效果。
2.手术方式
传统开放手术:通过切开皮肤,找到断裂的跟腱,进行缝合修复。这种手术方式可以较为直观地对跟腱进行修复,但手术切口会带来一定的创伤。
微创修复手术:相对开放手术创伤较小,通过小切口进行跟腱的修复操作,利用现代的手术器械和技术,同样可以达到修复跟腱的目的,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3.术后康复
早期康复(术后0-6周):术后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踝关节于跖屈位,一般固定3-6周,在此期间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同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非负重的康复训练,防止肌肉萎缩等情况发生。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康复训练的强度和进度可能需要调整,比如儿童患者由于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要避免过度训练,老年患者则要根据其身体状况适当降低训练强度,以患者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要特别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愈合,在康复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伤口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中期康复(术后6-12周):去除外固定后,开始逐渐进行踝关节的屈伸等活动度训练,同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部分负重训练,比如使用拐杖辅助下的部分负重行走等。不同性别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心理和身体恢复情况略有不同,女性患者可能更关注术后外观和康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需要给予更多的心理疏导。生活方式方面,要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防止跟腱过度负荷。
后期康复(术后12周以后):逐渐增加训练强度,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力量训练等,以恢复跟腱的正常功能,使患者能够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或日常活动水平。对于运动爱好者等对跟腱功能要求较高的人群,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恢复运动能力的训练,如逐步增加跑步、跳跃等运动的强度和频率,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再次损伤跟腱。
跟腱断裂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受伤程度、对运动或日常活动的需求等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康复情况,采取个性化的康复措施,以最大程度恢复跟腱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