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黄疸有没有退
观察不同人群黄疸消退情况可通过观察皮肤颜色、测量经皮胆红素值、观察尿液和粪便颜色,新生儿要细致观察且关注精神等状况,早产儿黄疸判断更谨慎,有基础疾病患者需结合基础疾病指标,新生儿黄疸从面部开始蔓延判断胆红素值,儿童及成人观察巩膜皮肤黄染变化,经皮胆红素值随黄疸消退下降,新生儿粪便尿液颜色随黄疸消退恢复正常,特殊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
儿童及成人黄疸:成人观察巩膜(眼白)及皮肤的黄染情况,若巩膜黄染逐渐减轻,皮肤黄染范围缩小、颜色变浅,提示黄疸有消退迹象。比如原本全身皮肤较黄,之后巩膜的黄色变淡,皮肤黄染部位的范围减小,颜色变浅。
测量经皮胆红素值
新生儿:使用经皮胆红素检测仪定期测量新生儿皮肤胆红素值,随着黄疸消退,经皮胆红素值会呈下降趋势。例如,首次测量经皮胆红素值为15mg/dL,隔一天再次测量降至12mg/dL,说明黄疸有消退表现。不同日龄的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正常上限不同,医生会根据日龄等因素综合判断黄疸是否在消退。
儿童及成人:同样用经皮胆红素检测仪测量,若数值较之前测量结果逐渐降低,如之前测得18μmol/L,之后复查降至12μmol/L,提示黄疸在消退过程中。
观察尿液和粪便颜色
新生儿黄疸: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粪便应为黄色或金黄色,若黄疸消退,粪便颜色会逐渐恢复正常黄色。而尿液方面,正常新生儿尿液颜色较浅,若黄疸消退,尿液颜色也会逐渐变淡,不再像黄疸明显时那样偏黄。例如,黄疸明显时粪便颜色发深偏绿,尿液颜色深黄,随着黄疸消退,粪便颜色转为正常黄色,尿液颜色也变浅。
儿童及成人:正常成人粪便为黄褐色,若黄疸消退,粪便颜色会恢复正常黄褐色。尿液方面,正常成人尿液颜色为淡黄色,黄疸时尿液颜色加深呈深黄色,当黄疸消退时,尿液颜色逐渐变回淡黄色。比如黄疸患者尿液颜色深黄似浓茶,经过治疗后尿液颜色逐渐变浅,粪便颜色也从偏黄发绿转为正常黄褐色。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新生儿:新生儿黄疸消退的观察要尤其细致,因为新生儿各项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成熟,黄疸可能对其神经系统等产生影响。要密切关注黄疸消退过程中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若出现精神萎靡、拒奶等情况,即使黄疸看似有消退迹象,也需及时就医,因为可能存在其他并发症或黄疸复发等情况。同时,要注意保暖,合理喂养,保证新生儿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黄疸的消退和身体恢复。
早产儿: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发育更不成熟,黄疸消退的判断需更加谨慎。其正常黄疸范围与足月儿不同,经皮胆红素值的监测频率应更高。在观察皮肤颜色时,要注意早产儿皮肤较薄,黄染表现可能不如足月儿明显,但仍需仔细观察面部、四肢等部位的黄染变化。同时,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差,要注意保暖,避免因体温过低影响黄疸的代谢。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肝脏疾病、胆道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判断黄疸是否消退除了观察上述指标外,还需结合基础疾病的相关指标。例如,本身有肝硬化的患者,在观察黄疸消退时,除了皮肤、巩膜黄染情况外,还需关注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如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如果基础疾病患者在黄疸看似消退过程中出现腹痛、发热等新的症状,要警惕基础疾病复发或加重导致黄疸反复,需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