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会引发运动障碍、感觉障碍、二便功能障碍及反射异常等问题,不同人群因自身身体状况不同,各症状表现有差异,如下肢早期无力发紧等运动障碍、躯体及肢体温度觉等感觉障碍、严重时二便功能障碍、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及深反射亢进等反射异常。
一、运动障碍
1.下肢症状:早期多表现为下肢无力、发紧,行走时有踩棉花感,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行走困难,步态不稳,容易摔倒,这是因为脊髓受到压迫后,下肢的运动神经传导受到影响,导致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下降。中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肌肉力量本身有所减弱,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下肢运动障碍可能更易被忽视;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缺乏运动的人群,下肢肌肉力量相对较弱,也更容易在患病后出现明显的行走异常。
2.上肢症状:上肢可出现手部精细动作不灵活,如持物不稳、写字笨拙等,严重时可出现上肢肌肉萎缩,这是由于脊髓受压影响了上肢神经的传导,导致肌肉营养和运动功能受到影响。年轻人如果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子设备等,本身上肢肌肉就可能处于相对紧张状态,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上肢症状可能会较早出现且更易被察觉;女性可能由于上肢肌肉相对男性较弱,在患病后上肢症状可能表现得相对明显。
二、感觉障碍
1.躯体感觉:患者可出现躯体麻木,如四肢、躯干等部位有麻木感,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感觉减退,对温度、疼痛等感觉的敏感度降低。这是因为脊髓受压影响了感觉神经的传导,导致躯体感觉异常。老年人由于身体的老化,感觉神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躯体感觉障碍可能会被部分掩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本身就存在神经病变,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感觉障碍可能会与之叠加,加重症状。
2.肢体温度觉:部分患者可出现肢体温度感觉异常,如一侧肢体发热,另一侧肢体发凉等,这是由于脊髓受压导致神经调节体温的功能紊乱。有吸烟史的人群,血管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肢体温度觉异常可能会对血管的调节功能产生更大影响;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波动可能影响神经的血液供应,也可能加重肢体温度觉异常的表现。
三、二便功能障碍
病情严重时可出现二便功能障碍,如排尿困难、尿失禁或便秘等,这是因为脊髓受压影响了控制二便的神经传导通路。老年人本身二便功能就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二便功能障碍可能会使其原有的二便问题加重;患有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统疾病的男性,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排尿困难等症状可能会与原发病相互影响,增加治疗难度。
四、反射异常
1.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可减弱或消失,这是由于脊髓受压导致神经反射弧受到影响。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浅反射异常可能不太容易被发现,需要更加细致的检查;孕妇由于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激素水平变化等可能影响神经反射,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浅反射异常需要谨慎评估和处理。
2.深反射:如膝反射、跟腱反射等可出现亢进,这是因为脊髓受压后,神经的反馈调节机制发生改变。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深反射亢进可能会导致肌肉更加紧张,加重病情;肥胖人群由于体重较大,对脊髓的压力相对较高,深反射亢进的表现可能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