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有多种症状表现,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减退(近期及远期记忆受损)、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能力下降、计算能力减退、视空间能力障碍;精神和行为症状有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情绪爆发)、人格改变(自私、固执、多疑、淡漠)、行为异常(重复动作、收藏无价值物品、违反社会规范行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体现为自理能力降低(穿衣、洗漱、进食等困难)和社交能力减退;温馨提示家属和护理人员要给予关心照顾,注意饮食均衡、鼓励运动社交,控制基础疾病,严格遵医嘱用药,创造安全舒适环境以避免意外。
一、认知功能障碍
1.记忆力减退:是老年人血管性痴呆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近期记忆力受损明显,例如难以回忆近期发生的事情,如刚吃过的饭菜、新结识的人的名字等。随着病情进展,远期记忆力也可能受到影响,逐渐忘记过去重要的经历和事件。
2.注意力不集中:患者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干扰。在与人交谈时,可能会频繁走神,不能完整地理解对方的话语。在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阅读报纸、看电视时,也难以持续关注内容。
3.语言能力下降:表现为表达困难,说话时可能会出现词不达意、言语不连贯的情况,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理解他人语言方面也会出现障碍,对于复杂的句子或指令难以理解。
4.计算能力减退:在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时会出现困难,如购物时计算找零、计算水电费等。可能会频繁算错,甚至无法完成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5.视空间能力障碍: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可能会迷路,例如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内找不到回家的路。在判断距离和位置关系时也会出现问题,如上下楼梯时可能会踩空,摆放物品时不能准确将物品放到合适的位置。
二、精神和行为症状
1.情绪不稳定: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时而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自责自罪等;时而焦虑,表现为坐立不安、过度担心、心慌等。也可能会出现情绪突然爆发,如无故发脾气、哭闹等。
2.人格改变:原本性格温和的老人可能会变得自私、固执、多疑,对家人和朋友缺乏信任。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淡漠的表现,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3.行为异常:可能会出现重复动作,如反复开关门、不停地踱步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收藏无价值物品的行为,甚至会出现随地大小便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1.自理能力降低:穿衣、洗漱、进食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例如穿衣时可能会将衣服穿反、系错扣子;洗漱时可能会忘记刷牙、洗脸的步骤;进食时可能会出现进食缓慢、洒饭等情况。
2.社交能力减退:患者逐渐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减少。在社交场合中,可能会因为认知和语言障碍而表现得不知所措,从而进一步回避社交。
四、温馨提示
对于老年人血管性痴呆,家属和护理人员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照顾。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老人的饮食均衡,保证营养摄入,多鼓励老人进行适当的运动和社交活动。如果老人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要严格按照医嘱控制病情,定期带老人进行体检。在用药方面,一定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切勿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同时,要为老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如跌倒、走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