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炎有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表现,还伴有恶心呕吐、寒战等伴随症状,不同病因引起的胆管炎有不同特点,如胆道结石引起的胆管炎腹痛与进食油腻食物有关、黄疸间歇性且易反复发作,长期高脂饮食易致;胆道蛔虫引起的胆管炎有钻顶样腹痛、突发突止且腹痛重体征轻,不注意饮食卫生易致,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症状表现
(一)发热
多数胆管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40℃以上,多为弛张热,这是由于胆道感染引发炎症反应,致体内致热原释放,从而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导致发热。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体温波动相对更明显,而老年人群由于机体反应性较低,发热可能不典型,体温升高幅度可能不如青壮年显著。
(二)腹痛
1.部位:主要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胀痛或绞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这是因为胆管炎症刺激胆管壁,引起胆管痉挛及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所致。例如,结石梗阻引起的胆管炎,疼痛往往较为剧烈,呈阵发性加剧。
2.与生活方式关系:进食高脂、高蛋白食物后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腹痛,因为这类食物会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进而可能加重胆管的梗阻或炎症刺激。
(三)黄疸
1.表现: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粪便颜色变浅,甚至呈白陶土色。这是由于胆管梗阻,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经血液循环沉积于皮肤、巩膜等组织导致黄疸。
2.年龄影响:新生儿出现黄疸需高度警惕胆管炎可能,因为新生儿胆道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等因素更易导致胆道梗阻出现黄疸;而老年患者出现黄疸时,要考虑多种病因,如同时合并肝脏疾病等情况需进一步鉴别。
二、伴随症状
(一)恶心、呕吐
炎症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恶心、呕吐症状。患者可能频繁呕吐胃内容物,长期呕吐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频繁呕吐可能影响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老年患者则可能因呕吐导致机体进一步虚弱,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等风险。
(二)寒战
常与发热相伴出现,是由于细菌感染后,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寒战发生,表现为全身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寒战发生时都可能伴有怕冷、面色苍白等表现,儿童可能因寒战而哭闹不安,老年患者则可能因寒战加重心肺负担等。
三、不同病因相关表现特点
(一)胆道结石引起的胆管炎
1.症状特点:腹痛发作常与进食油腻食物有关,黄疸具有间歇性特点,腹痛可在结石移动、梗阻缓解时有所减轻,但容易反复发作。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胆道结石相对少见,若出现多与先天胆道结构异常等因素相关;老年患者胆道结石引起的胆管炎,常合并胆囊结石等,且病情可能更为复杂,易出现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2.生活方式关联:长期高脂饮食的人群更易患胆道结石,从而增加胆管炎发病风险。
(二)胆道蛔虫引起的胆管炎
1.症状特点:有典型的钻顶样腹痛,突发突止,患者疼痛非常剧烈,但体征相对较轻,即腹痛严重而腹部体征相对不明显是其特点之一。儿童由于胆道相对较细,蛔虫更易引起梗阻导致胆管炎,且腹痛表现可能更为剧烈;老年患者胆道蛔虫引起的胆管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进展可能较快。
2.生活方式关系:不注意饮食卫生,如食用未洗净的蔬菜等,易导致蛔虫感染,从而增加胆道蛔虫引发胆管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