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的症状有哪些
重症肌无力有多种肌群受累及疲劳特性相关症状。眼外肌受累可致上睑下垂、复视等;面部及咽喉肌受累表现为表情淡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说话无力等;四肢肌肉受累从近端开始,有抬举上肢难、上下楼梯易跌倒等;疲劳具波动性(晨轻暮重)且活动后加重;呼吸肌受累会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颈部肌肉受累致抬头困难。
一、肌肉无力相关症状
1.眼外肌受累表现:约8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首发症状为眼外肌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即一侧或双侧眼睑无力,抬举困难,严重时可遮盖部分或全部瞳孔;还可出现复视,即视物重影,这是由于眼外肌麻痹导致眼球运动不协调,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所致。儿童患者眼外肌受累较为常见,且可能随病情发展出现症状加重或累及其他肌群的情况,在生活中可能表现为玩耍时容易疲劳、视物异常等,影响日常活动。
2.面部及咽喉肌受累表现:面部肌肉无力可导致表情淡漠,患者面部缺乏生动表情;咽喉肌受累时会出现吞咽困难,表现为进食时食物难以咽下,尤其是固体食物,严重者需依赖鼻饲;还可出现饮水呛咳,喝水时容易从鼻腔反流;说话也会出现无力,表现为声音低沉、构音不清,持续说话后症状可能加重,这种情况在年龄较大的患者中可能影响正常交流,而对于儿童可能影响语言发育相关活动。
3.四肢肌肉受累表现:四肢肌肉无力通常从近端开始,即肢体的肩部、骨盆带等部位首先出现无力症状,患者会感到抬举上肢困难,如梳头、穿衣等动作难以完成;上下楼梯时腿部无力,容易跌倒;随着病情进展,远端肌肉也可受累,导致手持物品无力、写字困难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在玩耍时出现运动耐力下降,相比同龄儿童更容易疲劳。
二、疲劳特性相关症状
1.疲劳波动性:重症肌无力的肌肉无力具有明显的波动性,一般表现为晨轻暮重,即早上症状相对较轻,下午或傍晚症状加重。这是因为经过一夜休息,肌肉活动减少,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功能相对有所恢复,而随着白天活动增加,受体不断消耗,无力症状逐渐显现。例如患者早上起床时上睑下垂可能不明显,但经过一天的学习或工作后,到傍晚时上睑下垂就会加重,严重影响视物。对于儿童患者,这种疲劳波动性可能在日常活动中表现为玩耍一段时间后就需要休息,休息后又能短暂恢复活动,但再次活动后又会出现无力表现。
2.活动后加重:患者在进行肌肉活动后,无力症状会明显加重。比如进行短暂的行走后,腿部肌肉无力感加剧,不得不停下休息;进行简单的手部抓握动作后,手持物品的力量明显下降。这种活动后加重的特性会严重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游戏和运动发育,导致运动技能发展落后于同龄人。
三、不同肌群受累的特殊表现
1.呼吸肌受累表现:当呼吸肌受累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浅快、气短,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呼吸肌无力会使肺部通气不足,影响氧气摄入和二氧化碳排出。这种情况是重症肌无力的危象表现之一,需要紧急处理。对于任何年龄的患者,呼吸肌受累都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儿童患者由于呼吸功能相对较弱,呼吸肌受累时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呼吸障碍,需要密切关注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2.颈部肌肉受累表现:颈部肌肉无力时,患者会感到抬头困难,颈部不能维持正常的直立姿势,需要用手支撑头部才能保持抬头动作。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会影响患者的坐姿和站姿,对于儿童患者,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活动姿势,长期可能导致脊柱发育异常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