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发病症状和体征
脑梗死通常起病较急,部分患者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其常见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肢体瘫痪、肌张力改变)、感觉障碍、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视野缺损、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不同人群发病时症状和体征有差异,需针对特殊人群采取相应医疗干预和护理措施
一、脑梗死发病症状和体征
(一)一般症状
脑梗死通常起病相对较急,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可能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表现为短暂的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持续时间较短可自行缓解,但这往往提示脑血管存在潜在问题。
(二)常见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1.运动功能障碍
肢体瘫痪:病变累及运动传导通路时,可出现对侧肢体的瘫痪。例如,大脑皮质运动区或皮质脊髓束受损,患者会表现出患肢肌力下降,严重时完全不能活动,轻瘫时可能出现肌力减弱、运动不协调等情况。不同部位的梗死导致的瘫痪范围有所不同,如内囊区梗死常引起对侧偏身瘫痪,包括面部、上肢和下肢。
肌张力改变:急性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肢体松软;随着病情进展,若未及时进行康复等干预,可能逐渐出现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僵硬,如锥体束受损时可出现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呈铅管样或齿轮样增高。
2.感觉障碍
可出现对侧肢体的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感觉减退或消失等。例如丘脑梗死时,患者常出现偏身感觉障碍,包括深浅感觉的异常,对痛觉、温度觉、触觉等的感知能力下降。这是因为丘脑是感觉传导的重要中继站,受损后影响了感觉信号的传导和整合。
3.言语功能障碍
运动性失语:患者能理解他人言语,但自己不能流利表达,可说出个别单词,说话费力,语法错误较多。常见于优势半球额叶Broca区梗死,该区域与语言运动中枢相关,影响了言语的表达功能。
感觉性失语:患者能流利说话,但内容混乱,不能理解他人言语和自己言语的含义。多见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梗死,此处是语言感觉中枢所在,影响了对言语信息的理解。
命名性失语:患者能说出物品的用途,但不能正确说出物品的名称。常见于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梗死,涉及语言的命名功能区域。
4.吞咽功能障碍
脑梗死累及脑干等部位时,容易出现吞咽困难,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费力,食物易从口中流出等。这是因为脑干内有支配吞咽动作的神经核团及传导通路,梗死影响了正常的吞咽反射,严重时可导致误吸,引发肺炎等并发症,需特别注意。
5.视野缺损
若梗死累及视皮质或视辐射等部位,可出现视野异常。例如,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可能导致对侧同向性偏盲,即双眼右侧或左侧的视野缺失;枕叶梗死可引起偏盲或象限盲等不同类型的视野缺损,影响患者的视觉感知和日常活动。
6.认知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在发病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改变,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执行功能障碍等。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或关键脑区梗死时,认知功能受损较为常见。例如,额叶、颞叶等部位梗死可能影响患者的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功能,表现为近期记忆力下降,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减弱等。
7.意识障碍
严重的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这通常是由于大面积脑梗死导致脑水肿明显,颅内压增高,压迫脑组织,影响了脑干的网状上行激活系统,从而引起意识水平的下降。例如,大脑半球广泛梗死或脑干梗死时,患者可迅速陷入昏迷状态,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意识变化。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脑梗死发病时的症状和体征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老年患者由于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可能症状相对更不典型,但一旦发病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女性和男性在症状表现上无明显本质差异,但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脑梗死发病时可能更易出现相关的多系统症状;长期吸烟、酗酒、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脑梗死时可能基础疾病影响更显著,症状可能相对更重且恢复相对较慢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如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发生脑梗死时,更要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对病情的影响,及时进行相关的医疗干预;对于老年患者,要更加注重基础护理,预防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