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或氧气缺乏,引起脑代谢障碍和神经细胞损伤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于新生儿,成人也可发病。
缺血缺氧性脑病核心病理机制是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缺氧首先导致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ATP生成减少,细胞膜离子泵功能衰竭,引发细胞内水肿;同时乳酸堆积、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加,进一步加重神经细胞损伤,严重时可导致脑细胞坏死或凋亡。新生儿发病多与围生期因素相关,如胎儿宫内窘迫、难产、窒息等,表现为出生后意识异常、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射减弱,甚至惊厥、呼吸暂停。成人则常见于心脏骤停、严重窒息、休克、脑血管疾病等情况,症状包括意识障碍、认知功能下降、肢体瘫痪、癫痫发作等。
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治疗以改善脑循环、纠正缺氧、减轻脑水肿、保护神经细胞为主,早期干预可降低后遗症风险,而严重病例可能遗留智力障碍、脑瘫等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