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换血什么意思
黄疸换血是治疗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目的是迅速降胆红素水平、纠正贫血,适应证包括新生儿溶血病和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操作需准备血液、通过血管通路抽旧血输新血,有感染、出血、电解质紊乱等风险,早产儿换血更需精细,换血前后要密切观察患儿情况,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以保证安全有效。
一、黄疸换血的目的
1.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通过置换血液,快速移除体内过多的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进一步升高对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例如,研究表明,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换血后,血清胆红素能较快下降到安全范围。
2.纠正贫血:对于一些溶血性黄疸的患儿,换血还可以同时纠正贫血状况,因为溶血性疾病不仅会导致胆红素升高,还会破坏红细胞引起贫血。
二、黄疸换血的适应证
1.新生儿溶血病:当新生儿发生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且出现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时,如血清胆红素达到一定水平(一般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早产儿<256μmol/L时可考虑换血),同时伴有贫血、水肿等情况时,需进行换血治疗。
2.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于一些非溶血性因素引起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如严重感染导致的黄疸,当胆红素水平进展迅速,达到换血指征时也需要换血。
三、黄疸换血的操作过程
1.血液准备:通常选用与新生儿血型相配的新鲜全血,换血量一般为患儿血量的2倍(约150-180ml/kg),以保证能有效地置换出体内的胆红素和致敏红细胞等。
2.操作步骤:通过外周血管或脐血管建立血管通路,将含有高胆红素的血液抽出,同时输入配好的新鲜血液。整个过程需要严格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确保操作安全。
四、黄疸换血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1.风险
感染:操作过程中若无菌操作不严格,可能导致患儿发生感染。
出血:在建立血管通路或抽血、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穿刺部位出血等情况。
电解质紊乱:换血过程中血液的大量置换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如血钙降低等。
2.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儿,由于其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换血时更要密切监测各项指标,操作需更加精细。
换血前后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皮肤颜色、精神反应、胆红素水平等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黄疸换血是治疗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手段,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同时关注患儿在换血过程中的各项情况,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