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糖尿病肾病症状有什么
二型糖尿病肾病会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表现,蛋白尿早期有微量白蛋白尿,进展后尿蛋白增多;水肿因肾功能受损水钠潴留及低蛋白血症引起,从局部渐至全身;高血压常与肾病相互影响;肾功能早期滤过率下降,晚期可致肾衰竭及相关尿毒症症状,各表现受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
一、蛋白尿
1.早期表现:二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此时尿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但通过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检测可发现异常。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都可能发生,但一般随着病程延长发生概率增加。对于有二型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需定期监测尿白蛋白情况来早期发现。生活方式上,高盐饮食等可能加重蛋白尿情况,所以低盐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
2.进展表现:随着病情进展,蛋白尿可能逐渐增多,尿中可出现大量白蛋白,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蛋白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会明显升高。此时对于合并其他并发症风险的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蛋白尿增多会进一步增加其不良预后风险。
二、水肿
1.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肾功能受损导致水钠潴留,以及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在年龄上,老年患者可能因肾功能本身有一定减退,更容易出现水肿情况。对于有二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水肿。生活方式中,饮水过多等会加重水钠潴留从而加重水肿。
2.表现特点:水肿可从眼睑、下肢等部位开始,初期可能为晨起眼睑水肿,活动后稍减轻,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全身性水肿。严重时可能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
三、高血压
1.与肾病的关联:二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一方面是肾病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另一方面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加重肾病进展。在年龄上,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但老年患者本身血压调节功能可能减退,更容易出现高血压且控制相对困难。对于有二型糖尿病病史较长的患者,发生高血压的概率较高。生活方式中,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会使血压升高,进而影响二型糖尿病肾病病情。
2.血压表现:血压可表现为轻度升高逐渐发展为中重度升高,难以单纯用原发性高血压来解释,往往与肾病密切相关。
四、肾功能减退
1.早期变化:肾小球滤过率可能逐渐下降,在年龄方面,老年患者肾功能本身有生理性减退,二型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肾功能减退可能进展相对更快。对于有二型糖尿病病史且血糖、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肾功能减退更易发生。生活方式中,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等会加速肾功能减退。
2.晚期表现:最终可发展为肾衰竭,出现血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等,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贫血、乏力等。在特殊人群中,老年肾衰竭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病情更复杂,治疗难度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