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怎么办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起病隐匿,早期有非特异性症状,实验室检查有相应异常,确诊靠肝活检;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同时进行支持对症治疗,包括纠正低血糖、凝血功能障碍及肝衰竭支持治疗;特殊人群中孕妇要配合治疗并关注自身及胎儿情况,胎儿要密切监测;经及时治疗部分预后较好,部分可能遗留问题,产后需定期随访,有病史孕妇再次妊娠需加强监测。
一、早期识别与诊断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起病隐匿,初期常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上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忽视。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但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同时伴有低血糖、血尿酸及血肌酐升高等。肝脏超声可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增强等,但确诊主要依靠肝活检,可见微泡脂肪变性等典型病理改变。需注意,对于妊娠期出现上述可疑症状及实验室异常的孕妇,应高度警惕AFLP,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终止妊娠是关键治疗措施
一旦确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应立即终止妊娠。因为随着妊娠继续,病情可能迅速恶化,对母儿生命威胁极大。终止妊娠的方式需根据孕周、孕妇及胎儿情况等综合判断,如孕周已达足月或接近足月,可考虑阴道分娩或剖宫产;若孕周较小,胎儿肺不成熟,需评估利弊后谨慎决策。
三、支持对症治疗
1.纠正低血糖:由于患者常存在严重低血糖,需密切监测血糖,及时补充葡萄糖,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因为低血糖可影响孕妇多个脏器功能及胎儿的正常发育。
2.纠正凝血功能障碍:AFLP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需根据具体情况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等,以预防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3.肝衰竭支持治疗:对于出现肝衰竭表现的患者,需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如维持内环境稳定、加强营养支持等,为肝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终止妊娠及后续的支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因为心理状态也可能影响病情的恢复。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生命体征及胎儿情况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2.胎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通过超声等检查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胎心等情况。若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等异常,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孕周较小的胎儿,要注意加强胎儿监护,评估胎儿的预后情况,并与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及可能的转归。
五、预后及随访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经及时治疗后,部分患者预后较好,肝脏功能可逐渐恢复。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遗留慢性肝脏损伤等问题。产后需对孕妇进行定期随访,监测肝功能、血糖等指标,以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远期并发症并给予相应处理。同时,对于有过AFLP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需加强孕期监测,警惕AFLP复发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