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溶血性黄疸如何治疗
黄疸治疗包括光照疗法,通过光照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化排出,需据日龄体重调参数并护双眼会阴等;药物治疗有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封闭受体治重症ABO溶血性黄疸,白蛋白结合胆红素防脑病;换血疗法降胆红素等,达一定血清胆红素水平等情况可考虑,特殊人群如新生儿、早产儿治疗需特注意及谨慎调整方案;支持疗法包括维持内环境稳定及保暖以利患儿恢复。
一、光照疗法
1.原理:通过光照使患儿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
2.实施要点:需根据患儿日龄、体重等因素调整光照强度和时间,将患儿裸体置于光疗箱中,注意保护双眼和会阴部,光照过程中要保证患儿水分及营养供应。对于不同年龄患儿,日龄小、体重轻的患儿可能需要更精细调整光照参数,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且避免不良反应。
二、药物治疗
1.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作用机制:可封闭巨噬细胞Fc受体,减少红细胞破坏。
适用情况:用于重症ABO溶血性黄疸患儿,如血清胆红素水平迅速上升等情况,不同年龄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使用及具体剂量等,但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2.白蛋白:
作用:与未结合胆红素结合,减少其与脑细胞结合,预防胆红素脑病。对于有低白蛋白血症或胆红素水平较高易致脑损伤风险的患儿,可考虑使用,需根据患儿白蛋白水平及胆红素情况合理应用。
三、换血疗法
1.目的: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换出致敏红细胞和抗体,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
2.适应证:当血清胆红素达到一定水平,如足月儿血清胆红素>342μmol/L(20mg/dl),早产儿体重1500g者>256μmol/L(15mg/dl),体重1200g者>205μmol/L(12mg/dl)时可考虑换血;此外,存在胎儿水肿或既往有严重溶血病史的患儿也需考虑换血。不同年龄、体重患儿换血指征有所不同,需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
四、支持疗法
1.维持内环境稳定:
维持患儿血糖、血钙、血电解质在正常范围,因为内环境紊乱可能加重黄疸或导致其他并发症。对于新生儿等特殊年龄患儿,需密切监测各项指标,通过合理喂养、静脉补液等方式维持内环境稳定。
2.保暖:
保持患儿体温在36-37℃,适宜的体温可减少机体耗氧,利于患儿代谢及病情恢复。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需注意保暖措施,如使用暖箱等,根据患儿情况调整暖箱温度。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新生儿患儿,因其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光照疗法可能引起皮疹、腹泻等,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用药指征和剂量要求,换血疗法风险相对较高,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对于早产儿,各项治疗需更加谨慎,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根据其特殊的生理特点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患儿安全和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