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护理需从多方面进行,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出血情况,采取合适体位,急性期禁食、恢复期逐步调整饮食,合理用药并观察反应,做好心理安抚以及基础的口腔、皮肤护理,以保障患者康复。
出血情况观察:观察呕血与黑便的颜色、量、次数。如呕血呈鲜红色提示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黑便呈柏油样便提示出血量适中,若黑便稀薄呈暗红色则可能出血仍在继续。记录每小时的出血量,若患者1小时内出血量大于400ml,可能出现循环系统的明显症状。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更要关注其精神状态、皮肤颜色等间接表现来判断出血情况。
体位护理
一般体位: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血时血液误吸引起窒息。对于有休克表现的患者,可采取休克卧位,即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
特殊人群体位:老年患者由于可能伴有心肺功能不全,卧位时要注意呼吸情况,避免因体位不当加重呼吸困难。儿童患者卧位时要确保气道通畅,头偏向一侧的角度要适当,防止头部过度偏移影响呼吸。
饮食护理
急性期饮食:在出血活动期应禁食,使胃肠道休息,防止进食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出血。
恢复期饮食:出血停止后可逐渐给予温凉、清淡、无刺激性的流食,如米汤等,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避免食用过热、过冷、粗糙、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饮食要求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的饮食要更加精细、易消化,老年患者要注意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吸收。
用药护理
止血药物: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如垂体后叶素等,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垂体后叶素可能引起腹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要格外谨慎,因为其可能加重心脏负担。
其他药物:根据患者情况可能使用抑酸剂等药物,要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可能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心理护理
安抚患者情绪: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往往会因为突然的病情而产生紧张、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向其解释病情和治疗措施,缓解其焦虑情绪。例如,向患者说明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控制出血,让患者树立信心。对于儿童患者,要通过温和的态度、合适的方式安抚其情绪,如给予适当的陪伴和安慰。老年患者可能因为对疾病的担忧更重,要耐心倾听其诉求,给予心理支持。
基础护理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口腔内的血迹及呕吐物,防止口腔异味引起患者不适,同时减少细菌滋生。每天进行2-3次口腔护理,对于昏迷患者更要注意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皮肤护理:患者长时间卧床,要预防压疮的发生,定期协助患者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皮肤更加娇嫩,翻身时要动作轻柔,选择合适的翻身用具,如气垫床等,减少皮肤受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