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能否保守治疗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小型且无症状、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考虑保守治疗;较大、有破裂迹象或已破裂、有生长趋势的脑动脉瘤通常不建议保守治疗;儿童患者一般不建议保守治疗,妊娠期女性需多学科团队充分评估制定个体化方案。
一、可考虑保守治疗的情况
1.小型且无症状的脑动脉瘤:部分体积较小(直径通常小于5mm)且患者没有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相关症状的脑动脉瘤,在密切监测下可尝试保守治疗。研究表明,这类较小的动脉瘤在一定时间内破裂出血的风险相对较低,通过定期进行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动态观察动脉瘤的变化情况,如果动脉瘤大小、形态等没有明显变化,可暂时采取保守观察的策略。
2.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本身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无法耐受手术打击的情况,若脑动脉瘤没有明显的破裂迹象,可能会选择保守治疗。例如一位80岁以上的老人,同时患有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极差,手术风险极高时,就会权衡保守治疗的利弊。
二、通常不建议保守治疗的情况
1.较大的脑动脉瘤:一般来说,直径大于10mm的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较高,通常需要积极干预,多不建议保守治疗。因为此类较大的动脉瘤一旦破裂,会导致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甚至危及生命,研究显示较大动脉瘤的年破裂风险较高。
2.有破裂迹象或已破裂的脑动脉瘤:如果脑动脉瘤已经出现了头痛等先兆症状,或者已经发生了破裂出血,这种情况下保守治疗往往难以解决根本问题,需要采取手术(如动脉瘤夹闭术、动脉瘤栓塞术等)等积极措施来防止再次出血或处理已有的出血情况。比如脑动脉瘤破裂导致患者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此时必须尽快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来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预后。
3.有生长趋势的脑动脉瘤:通过定期影像学检查发现脑动脉瘤有逐渐增大趋势的,也不适合保守治疗,因为动脉瘤增大意味着破裂风险进一步增加,需要考虑手术等干预措施来消除隐患。
三、特殊人群的情况
1.儿童患者:儿童脑动脉瘤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现,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脑动脉瘤可能会随着儿童的生长而逐渐增大,破裂风险也会增加,所以一般不建议保守治疗,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尽早考虑合适的手术方式来处理,以保障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发现脑动脉瘤时,需要谨慎权衡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风险。因为手术可能会对妊娠产生影响,而保守治疗也存在动脉瘤破裂危及母婴生命的风险。需要多学科团队(包括神经外科、产科等)进行充分评估,根据动脉瘤的具体情况以及妊娠的阶段等综合制定个体化的方案。例如在妊娠早期发现脑动脉瘤,若动脉瘤有较高破裂风险,可能需要在密切监测下,待妊娠相对稳定阶段再考虑合适的治疗方式;而在妊娠晚期发现的脑动脉瘤,可能需要综合考虑分娩和动脉瘤治疗的先后顺序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