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什么
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因尿路梗阻致双肾或孤立肾尿路梗阻使肾功能急剧下降,常见病因包括尿道梗阻相关的尿道结石、尿道狭窄;膀胱梗阻相关的膀胱结石、膀胱颈梗阻、神经源性膀胱;输尿管梗阻相关的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狭窄、输尿管外压迫。
一、尿道梗阻相关病因
1.尿道结石
男性较为常见,尿道结石可发生在尿道的前列腺部、膜部、球部和阴茎部。结石阻塞尿道,导致尿液排出受阻。例如,尿道结石多因尿道狭窄、感染、潴留性囊肿等因素使尿液中的晶体物质沉积形成,随着结石体积增大,逐渐堵塞尿道,引起尿路梗阻,进而引发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尿道结石,但在男性青壮年中相对多见,生活方式上,如果饮水过少、尿液浓缩等可能增加尿道结石形成风险。
2.尿道狭窄
先天性尿道狭窄较为少见,多因尿道外口狭窄、尿道瓣膜等先天性因素引起;后天性尿道狭窄常见于尿道损伤修复后、尿道感染后等情况。尿道狭窄会使尿道管径变窄,尿液通过阻力增加,长期可导致尿路梗阻,引发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尿道损伤或尿道感染病史的人群风险更高,生活中不注意尿道卫生等可能增加尿道感染风险从而诱发尿道狭窄。
二、膀胱梗阻相关病因
1.膀胱结石
病因与营养状况和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在一些经济落后、营养匮乏地区,儿童膀胱结石相对多见,主要因缺乏动物蛋白,使尿中鸟氨酸、磷酸盐和尿酸增多,易形成结石;成年人膀胱结石多继发于前列腺增生、膀胱憩室等。膀胱结石堵塞膀胱出口,阻碍尿液排出,引起尿路梗阻,导致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儿童中因营养因素导致膀胱结石的情况与生活水平相关,成年人则与基础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等密切相关,有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注意定期监测,预防膀胱结石形成。
2.膀胱颈梗阻
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膀胱颈梗阻较少见,多因膀胱颈肌肉肥厚等原因;后天性膀胱颈梗阻常见于前列腺增生、膀胱颈纤维化等。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压迫膀胱颈,导致膀胱出口梗阻,尿液排出不畅,长期可引起尿路梗阻,进而引发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中老年男性是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有前列腺增生家族史或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如久坐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3.神经源性膀胱
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膀胱功能障碍,常见于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尿道括约肌痉挛,使尿液在膀胱内潴留,引起尿路梗阻。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如脊髓损伤患者等风险较高,生活中需注意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管理和膀胱功能的监测。
三、输尿管梗阻相关病因
1.输尿管结石
可发生在输尿管的任何部位,多由肾结石下降至输尿管所致。结石堵塞输尿管,阻碍尿液下行,引起梗阻。输尿管结石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男性略多于女性,生活中饮水少、运动量少等因素可增加输尿管结石形成风险。例如,长期饮水不足会使尿液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容易析出形成结石。
2.输尿管狭窄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多因输尿管发育异常引起;后天性输尿管狭窄可由输尿管炎症、手术损伤、外部压迫等因素导致。输尿管狭窄使管腔变窄,尿液通过受阻,引发尿路梗阻。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输尿管炎症或腹部手术史的人群风险较高,腹部手术可能导致输尿管周围组织粘连等引起输尿管狭窄。
3.输尿管外压迫
腹腔内的肿瘤(如宫颈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腹膜后纤维化、血管异常(如腹主动脉瘤等)等均可压迫输尿管,导致输尿管梗阻。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均可发生,有相关肿瘤病史或血管病变的人群风险较高,例如女性宫颈癌患者可能因肿瘤生长压迫输尿管,需密切关注肿瘤病情变化对输尿管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