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有不同症状,早期有蛋白尿、水肿;中期有肾功能减退相关表现及全身乏力等;晚期有严重水肿、顽固高血压、贫血、消化系统症状等,各时期症状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且会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一、早期症状
1.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这是比较特征性的表现。在常规的尿常规检查中可能暂时无明显异常,但通过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以发现尿中白蛋白排泄量增多。其机制与糖尿病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使得白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漏出到尿液中有关。从年龄角度看,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出现,但长期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发生的风险相对更高;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不良生活方式相关因素会加速蛋白尿的出现;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更易较早出现蛋白尿情况。
2.水肿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水肿,多先从眼睑、下肢等部位开始出现。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后,水钠排泄障碍,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进而引起水肿。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相对下降,对水钠代谢的调节能力减弱,更容易出现水肿;生活方式中如果摄入过多钠盐,会加重水肿程度;有糖尿病肾病病史且血糖、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水肿可能更易发生且程度可能更重。
二、中期症状
1.肾功能减退相关表现
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血肌酐升高。血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血肌酐水平升高意味着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下降。从性别角度看,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的特殊表现,但女性在一些生理阶段如妊娠等可能因身体负担变化影响肾功能相关指标;年龄方面,老年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减退的进展可能相对更快;生活方式中持续的高血糖、高血压等会进一步损伤肾功能,加速血肌酐升高;对于有糖尿病肾病病史且病情进展的患者,血肌酐升高是中期较常见的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疲劳、乏力等全身症状,这是由于肾功能受损后,机体代谢废物蓄积,影响了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导致患者感觉疲劳、乏力。
三、晚期症状
1.严重水肿
水肿可波及全身,出现全身性水肿,包括颜面、双下肢、胸腔、腹腔等部位的水肿。这是因为肾脏严重受损,水钠潴留情况非常严重。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身体耐受性差,全身性水肿可能会引起更明显的不适,如行动不便等;生活方式中如果不注意限制水钠摄入,会使水肿进一步加重;有长期糖尿病肾病病史且病情进入晚期的患者,全身性水肿是常见且较严重的表现。
2.高血压
糖尿病肾病晚期常合并严重高血压,且这种高血压往往比较顽固,难以控制。其发生机制与肾脏功能受损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多种因素有关。从年龄角度,老年患者本身血压调节功能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合并糖尿病肾病晚期高血压时,病情可能更复杂;性别方面无特殊差异,但女性在一些激素变化情况下可能对血压控制产生一定影响;生活方式中如果患者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限制钠盐摄入等,会使高血压难以控制;对于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等不良后果。
3.贫血
由于肾脏受损,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患者可能出现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理贫血倾向,合并糖尿病肾病晚期贫血时会加重这些症状;生活方式中如果患者营养状况不佳,也会影响贫血的纠正;有糖尿病肾病晚期病史的患者,贫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4.消化系统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因为体内毒素蓄积,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例如,尿素等代谢废物在胃肠道蓄积,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年龄较大的患者消化系统功能本身相对较弱,合并糖尿病肾病晚期消化系统症状时可能更明显;生活方式中如果患者饮食不合理等,会加重消化系统症状;对于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消化系统症状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