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病该怎么治疗
高血压肾病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及肾功能保护与并发症处理。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压、戒烟限酒等;药物治疗有降压药物选择,如ACEI/ARB类、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肾功能保护要控制血糖、血脂,并发症处理包括贫血和代谢性酸中毒的处理,分别采取相应措施。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血压控制:高血压是导致肾病的重要因素,应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对于高血压肾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生活方式中需注意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应少于6g,增加钾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同时要控制体重,肥胖会加重高血压和肾病的病情,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维持健康体重。对于有运动习惯的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对于年龄较大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运动需循序渐进。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加重高血压和肾病进展,应严格戒烟。过量饮酒也会升高血压,增加肾脏负担,所以要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二、药物治疗
1.降压药物选择
ACEI/ARB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它们可以通过减少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和高滤过,延缓肾功能恶化。例如,贝那普利等ACEI类药物,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从而发挥降压和肾保护作用;氯沙坦等ARB类药物则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来达到降压及肾保护效果。但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血肌酐水平明显升高(一般血肌酐超过265μmol/L)的患者要谨慎使用,因为可能会加重肾功能损害。对于有肾功能损害的老年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防止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这类药物可以通过阻滞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通道,松弛血管平滑肌,起到降压作用。其对肾功能影响较小,适合多种类型高血压患者,包括高血压肾病患者。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钙通道阻滞剂也是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它还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潜在益处,但要注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踝部水肿等不良反应。
利尿剂:氢氯噻嗪等利尿剂可通过促进钠水排泄,减少血容量,降低血压。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监测血钾、血钠等电解质水平,避免出现低血钾等情况。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调整剂量,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噻嗪类利尿剂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袢利尿剂如呋塞米等,但也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三、肾功能保护及并发症处理
1.肾功能保护
控制血糖:如果高血压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至关重要。高血糖会加重肾脏损害,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如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但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空腹血糖一般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尽量控制在10.0mmol/L以下。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调整,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但要避免低血糖发生。
血脂管理:高脂血症也会影响肾脏功能,应将血脂控制在合适水平。对于高血压肾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若合并冠心病等高危情况,需将其控制在1.8mmol/L以下。可通过饮食控制(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和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像阿托伐他汀等,但使用时需关注肝功能等情况)来调节血脂。不同年龄患者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可能不同,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2.并发症处理
贫血处理:高血压肾病患者常伴有肾性贫血,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刺激骨髓造血,改善贫血状况。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红蛋白水平,根据情况调整剂量。对于老年患者,要关注其心血管系统对血红蛋白升高的耐受情况,避免因血红蛋白上升过快加重心脏负担等问题。
代谢性酸中毒处理:当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可根据病情补充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但要注意根据患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合理调整剂量,避免过度纠正导致碱中毒等情况。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碳酸氢钠时需谨慎,防止钠负荷过重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