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5期以肾小球滤过率(eGFR)<15ml/(min·1.73m2)为定义,此时肾脏排泄等功能几乎丧失,会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各系统受累表现,治疗需采取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等,且要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病史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治疗及监测措施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肾衰竭5期以肾小球滤过率(eGFR)<15ml/(min·1.73m2)为定义,此时肾脏排泄等功能几乎丧失,会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各系统受累表现,治疗需采取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等,且要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病史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治疗及监测措施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一、肾小球滤过率(eGFR)指标
1.5期定义: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下降,eGFR<15ml/(min·1.73m2)。此时肾脏已经无法有效地过滤血液,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难以排出,会在体内积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
2.相关意义: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eGFR<15ml/(min·1.73m2)表明肾脏的排泄和内分泌等功能几乎丧失殆尽。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该指标的意义相同,但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其生长发育的特殊性,需要结合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阶段的肾小球滤过率参考范围来准确判断是否处于5期肾衰竭。例如,新生儿的肾小球滤过率较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在评估儿童肾衰竭5期时,要依据儿童各年龄段的正常eGFR范围进行精准判定。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当出现eGFR<15ml/(min·1.73m2)时,更需要积极采取肾脏替代治疗等措施,因为这类患者本身肾脏基础可能因基础疾病已有一定损伤,发展到5期时病情更为严重。
二、临床症状表现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在5期肾衰竭时,患者会出现严重的水潴留,可表现为水肿,甚至出现肺水肿,危及生命;电解质紊乱方面,常见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脏并发症;酸碱平衡失调多为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出现呼吸深快等症状。对于儿童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阶段,内环境的稳定对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和身体发育至关重要。比如高钾血症可能会抑制儿童心肌细胞的正常功能,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进而影响全身的血液供应,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原本就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5期肾衰竭时出现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会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使病情更加复杂和危险。
2.各系统受累表现:
消化系统:患者常有严重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会对身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儿童可能会因为食欲不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成人则可能因为长期的营养摄入不良导致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
心血管系统:可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高血压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心力衰竭则是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发展到5期肾衰竭时,血压控制更加困难,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发生风险更高。
血液系统:常出现贫血,且贫血程度较重。贫血会导致患者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儿童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氧供,导致生长迟缓等问题;成人则会出现乏力、头晕等多种不适症状,降低生活质量。
神经系统:可出现尿毒症脑病,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等。对于老年患者,本身神经系统就可能存在一定的退行性变化,5期肾衰竭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且恢复难度更大。
三、治疗相关要点
1.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通过机器过滤血液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血液透析的方式和设备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儿童由于血管较细等特点,需要更精细地操作和选择合适的透析通路;老年患者则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透析频率和方案。
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进行透析。对于有腹部手术史等特殊情况的患者,需要谨慎评估是否适合腹膜透析。比如有腹部疝的患者,进行腹膜透析可能会加重疝的病情。
肾移植:是治疗5期肾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但需要找到合适的供体。对于儿童患者,肾移植的供体选择除了考虑配型等医学因素外,还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对移植肾的长期影响;对于老年患者,肾移植需要综合评估其全身状况,如心脑血管功能等,因为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肾移植的风险相对较高。
总之,肾衰竭5期是肾脏功能严重受损的阶段,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基础病史等,采取合适的治疗和监测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