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晚期会出现多系统症状,消化系统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心血管系统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呼吸系统有尿毒症肺炎、深大呼吸;血液系统有贫血;神经系统有尿毒症脑病、周围神经病变;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相关有水肿或脱水、高钾血症、低钙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还有皮肤症状及感染风险增加,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女性也有相应特点。
一、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肾衰竭晚期患者由于体内毒素积聚,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患者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厌恶进食。这是因为毒素会干扰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酶的活性,使得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阻,长期如此会导致患者营养状况逐渐恶化。例如,有研究表明,在肾衰竭晚期患者中,超过7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现象。
恶心、呕吐: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恶心、呕吐症状。而且这种症状可能较为频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毒素在体内蓄积会改变胃肠道的内环境,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引发恶心、呕吐。
二、心血管系统症状
高血压:肾衰竭晚期患者常出现高血压,这是由于肾脏功能受损,不能正常调节水钠平衡和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失衡所致。肾脏无法有效排出多余的钠和水,导致血容量增加,同时肾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管收缩,进而使血压升高。据统计,约80%以上的肾衰竭晚期患者存在高血压情况。
心力衰竭:长期的高血压、水钠潴留以及毒素对心肌的损害等因素,可导致心力衰竭。水钠潴留使心脏前负荷增加,高血压增加心脏后负荷,同时毒素影响心肌细胞的功能,使得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最终引发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悸、水肿等表现。
三、呼吸系统症状
尿毒症肺炎: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这是因为体内尿素等毒素可通过呼吸道黏膜排出,刺激呼吸道引起炎症反应。毒素在体内蓄积,会影响肺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肺部出现炎症性改变,进而出现上述呼吸系统症状。
深大呼吸(Kussmaul呼吸):由于酸中毒,患者会出现深而快的呼吸。机体为了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调节酸碱平衡,通过加深加快呼吸来代偿,这是肾衰竭晚期常见的呼吸系统表现之一。
四、血液系统症状
贫血:肾衰竭晚期患者常伴有严重贫血,主要是因为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同时,毒素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并且可能存在红细胞破坏增加等情况。贫血可使患者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研究显示,几乎所有肾衰竭晚期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水平往往明显低于正常范围。
五、神经系统症状
尿毒症脑病: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烦躁不安、抽搐、昏迷等。毒素在体内蓄积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细胞代谢紊乱、神经传导异常等。例如,毒素会干扰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破坏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从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出现肢体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周围神经病变表现。这是由于毒素累积损害周围神经,导致神经纤维变性、脱髓鞘等改变,影响神经的传导功能。
六、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相关症状
水钠代谢紊乱:可出现水肿或脱水。如果水钠潴留严重,会导致全身水肿,尤其表现为下肢、眼睑等部位的水肿;而如果水分丢失过多,则可能出现脱水,表现为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等。这是因为肾衰竭晚期肾脏对水钠的调节功能几乎丧失,不能根据机体的需要合理调节水钠的排出。
高钾血症: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症状。正常情况下肾脏能有效排出钾离子,肾衰竭晚期肾脏排钾减少,同时如果患者摄入含钾高的食物或使用含钾药物等,容易导致血钾升高,高血钾会影响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引起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低钙血症、高磷血症:肾脏对钙磷代谢的调节失衡,导致血钙降低,血磷升高。低钙血症可引起抽搐、手足麻木等症状,高磷血症则会进一步加重钙磷代谢紊乱,影响骨骼等组织的健康。
酸碱平衡紊乱:主要是代谢性酸中毒,除了前面提到的深大呼吸外,还可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因为酸中毒会影响机体多种酶的活性和细胞的代谢功能。
七、其他症状
皮肤症状:患者皮肤可出现瘙痒,这是由于毒素刺激皮肤神经末梢以及钙沉着在皮肤等原因引起。同时,皮肤可能显得晦暗、无光泽。
感染风险增加:肾衰竭晚期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影响了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同时患者营养状况差等因素也导致抵抗力下降。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肾衰竭晚期患者,由于其各器官功能衰退更明显,上述症状可能会更严重且发展更迅速,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各项指标,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儿童肾衰竭晚期患者,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要在治疗和护理上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保障其营养、生长等方面的需求。女性肾衰竭晚期患者在月经等方面可能也会受到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其性别相关的生理变化来进行整体的医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