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病怎么办
高血压肾病需早期诊断与评估,监测血压、肾功能及尿蛋白;生活方式要饮食调整(限盐、控蛋白和脂肪)、适度运动、戒烟限酒;药物治疗包括选ACEI/ARB类、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妊娠期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要谨慎降压和选药及安全生活干预,儿童选影响小药物和合适生活干预,妊娠期要选对胎儿影响小药物并密切监测。
一、早期诊断与评估
1.监测血压与肾功能:高血压肾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主张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如合并糖尿病时可能要求更严格),同时监测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血肌酐能反映肾脏滤过功能的大致情况,eGFR则更准确评估肾小球滤过率,通过这些指标早期发现肾功能的变化。对于有长期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尤其是年龄较大者,更应密切关注,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功能本身有一定减退趋势,高血压更容易对其造成损害。
2.尿蛋白检测:尿蛋白是反映肾脏受损的重要指标,通过尿常规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检查来检测。高血压肾病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尿蛋白量可能逐渐增多,通过检测尿蛋白可以早期发现肾脏是否因高血压受到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这对于判断病情发展和制定治疗方案很关键。
二、生活方式干预
1.饮食调整
限盐:每日钠盐摄入量应限制在6g以下,对于高血压肾病患者,过多的钠盐摄入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高血压,进而进一步损伤肾脏。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人群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g,高血压患者应控制在3-5g,而高血压肾病患者在此基础上需更严格控制,减少咸菜、酱制品等高盐食物的摄入。
控制蛋白质摄入: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早期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时,可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以优质蛋白为主,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等,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控制在0.8-1.0g/kg体重;当肾功能明显受损时,需进一步限制蛋白质摄入,以减少肾脏负担,但要保证机体基本营养需求。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选择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每日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的20%-30%,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因为高脂血症可能加重肾脏血管病变,影响肾脏血液供应,不利于高血压肾病的控制。
2.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减轻高血压,改善机体代谢,对肾脏功能的维护有积极作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应适合自己,避免过度劳累,对于年龄较大或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案。例如,年龄较大的患者可以选择较为平缓的散步等运动方式,而年轻且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3.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重高血压和肾脏血管的病变,应严格戒烟。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还可能对肝脏和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因此高血压肾病患者应限制饮酒,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相当于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或38度白酒75g、或52度白酒50g。
三、药物治疗
1.降压药物选择
ACEI或ARB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等,这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通过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高压,减少尿蛋白,保护肾脏功能,适用于大部分高血压肾病患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蛋白尿的患者,但需要注意这类药物可能引起血钾升高、干咳等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要监测血钾和肾功能。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这类药物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松弛血管平滑肌,达到降压目的,对肾脏血流影响较小,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或ARB类药物干咳等不良反应的患者,也可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来控制血压。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适用于轻度高血压或伴有水肿的患者,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钾、血钠等电解质水平。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更加谨慎。降压不宜过快过低,避免脑供血不足等情况发生。药物选择上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所减退,在使用ACEI、ARB等药物时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根据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同时,老年患者生活方式干预要更加注重安全性,运动时要选择平稳的运动方式,饮食调整要兼顾营养需求和低盐低脂等要求。
2.儿童患者:儿童高血压肾病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治疗需更加谨慎。药物选择上应优先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肾脏发育的药物。生活方式干预方面,要保证儿童的营养均衡,同时控制盐的摄入,运动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运动影响儿童生长。
3.妊娠期高血压肾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肾病患者的治疗需要特别考虑对胎儿的影响。降压药物选择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甲基多巴等,同时要密切监测血压、肾功能和胎儿的情况。生活方式干预要在保证孕妇和胎儿营养的基础上进行低盐饮食等,并且要定期产检,根据孕期不同阶段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