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和黄染的区别是什么
黄疸是血清胆红素升高致皮肤等发黄的病理状态,涉及胆红素代谢多环节异常,有不同类型及相应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可鉴别,处理需针对病因及对症;黄染分生理性和病理性,有不同皮肤巩膜黄染特征及伴随症状,相关检查及处理与黄疸不同,二者在定义本质、临床表现、检查及处理原则上均有区别。
一、定义与本质
黄疸:是一种病理状态,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胆红素分为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当各种原因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使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成人正常范围通常为1.7-17.1μmol/L)时就会出现黄疸。其本质是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的表现,涉及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转运和排泄等多个环节出现问题。例如,肝细胞性黄疸是因肝细胞受损,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能力下降;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非结合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梗阻性黄疸则是胆道梗阻,胆汁排泄受阻,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
黄染: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皮肤颜色变化。生理性黄染如胡萝卜素血症,因过多食用胡萝卜、南瓜、橘子等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致使血中胡萝卜素水平升高,沉积在皮肤组织中,以手掌、足底、前额及鼻部皮肤较为明显,但巩膜一般不黄染。其本质是特定物质在皮肤组织中的沉积引起的颜色改变,并非胆红素代谢异常所致。
二、临床表现特点
黄疸
皮肤、巩膜黄染特征:黄疸引起的皮肤、巩膜黄染是全身性的,且巩膜黄染是较可靠的判断指标,尤其是角膜缘周围黄染更明显。不同类型黄疸黄染程度和分布有差异,溶血性黄疸一般轻度黄染;肝细胞性黄疸为轻度至中度黄染;梗阻性黄疸如果是完全梗阻则黄染较深,呈黄绿色甚至暗绿色。
伴随症状:溶血性黄疸常伴有贫血、发热、寒战、血红蛋白尿等,因为大量红细胞破坏,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及反应;肝细胞性黄疸可伴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肝功能受损及全身症状;梗阻性黄疸多有腹痛、皮肤瘙痒、陶土样大便等,腹痛可能与胆道梗阻部位及程度有关,皮肤瘙痒是由于胆汁酸淤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陶土样大便则是因为胆道梗阻后,胆红素无法排入肠道,粪便中缺乏胆色素所致。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新生儿黄疸需要关注胆红素水平及是否为病理性黄疸,因为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老年人黄疸则要考虑肿瘤等慢性疾病导致梗阻性黄疸的可能性增加。
黄染
皮肤、巩膜黄染特征:非疾病因素导致的黄染,如胡萝卜素血症引起的黄染,主要是手掌、足底、前额及鼻部皮肤黄染,巩膜正常;疾病导致的黄染如长期服用含有黄色素的药物引起的黄染,可能有相应药物服用史,且巩膜一般无黄染,皮肤黄染程度与药物剂量及服用时间有关。
伴随症状:胡萝卜素血症一般无其他明显不适症状,停用相关富含胡萝卜素食物后黄染可逐渐消退;药物性黄染则有明确药物服用史,停用相关药物后黄染可能会减轻,但需要观察是否有药物过敏等其他不良反应。不同性别在黄染表现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可能有不同诱因,比如长期大量食用富含胡萝卜素食物的人群更易出现胡萝卜素血症。
三、相关检查及鉴别要点
实验室检查
黄疸相关检查:血清胆红素测定是关键,包括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测定。溶血性黄疸时,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结合胆红素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总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增加;肝细胞性黄疸时,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升高,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正常或轻度增加;梗阻性黄疸时,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非结合胆红素轻度升高,尿胆红素强阳性,尿胆原减少或消失。还可进行肝功能检查,了解转氨酶、白蛋白等指标,肝细胞性黄疸时转氨酶常明显升高,白蛋白降低;梗阻性黄疸时碱性磷酸酶等可能升高。
黄染相关检查:对于胡萝卜素血症,血清胡萝卜素水平升高,而胆红素水平正常;药物性黄染则主要是有药物接触史,通过询问病史结合相关检查排除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黄疸。
影像学检查
黄疸相关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用于观察肝脏、胆囊、胆道情况,有助于发现梗阻性黄疸的胆道梗阻部位及原因,如结石、肿瘤等;CT、MRI检查对肝脏、胆道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更高,能更清晰显示病变的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人群检查的选择有差异,新生儿黄疸可首选超声检查初步评估胆道情况,而老年人可能根据病情选择CT或MRI进一步明确病变。
黄染相关影像学检查:一般不需要特殊影像学检查,除非怀疑有其他疾病导致的非胆红素代谢异常的黄染,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主要依靠病史及实验室检查鉴别。
四、处理原则
黄疸
针对病因治疗:溶血性黄疸需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肝细胞性黄疸主要是治疗肝病本身,如病毒性肝炎进行抗病毒等治疗;梗阻性黄疸则需解除梗阻,如手术取出胆道结石、切除肿瘤等。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有差异,新生儿黄疸要根据胆红素水平采取光疗、换血等治疗措施,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老年人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及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症支持:对于黄疸引起的皮肤瘙痒等症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对症处理,但要注意避免搔抓引起皮肤破损感染。
黄染
非疾病性黄染:胡萝卜素血症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减少富含胡萝卜素食物的摄入后可自行恢复;药物性黄染则停用相关药物后黄染会逐渐消退,同时要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要注意调整饮食及用药情况,如长期大量食用胡萝卜等食物的人群要适当控制摄入量,避免自行随意服用可能导致黄染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