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有疼痛(跟腱部位活动时加重,慢性阶段有特定表现)、肿胀(跟腱部位膨隆、增厚,受鞋子和生活方式影响)、僵硬(活动不灵活,晨起明显,影响相关人群运动能力)、压痛(按压发炎部位有明显痛感,是重要判断依据,高强度运动可致压痛更明显)等症状表现。
疼痛
位置与特点:跟腱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跟腱部位的疼痛。疼痛通常发生在脚跟上方,靠近跟腱与跟骨连接的区域。在活动时,尤其是进行涉及脚踝屈伸的动作,如跑步、跳跃、踮脚等动作时,疼痛往往会加重。例如,跑步过程中,每一次脚着地和蹬地的动作都可能会刺激发炎的跟腱,导致疼痛明显。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疼痛的感受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疼痛部位和因活动加重的特点是相似的。儿童跟腱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活动时跟腱部位的疼痛也会很明显;老年人跟腱炎可能与跟腱退变等因素有关,疼痛同样在活动时加剧。
慢性阶段表现:在慢性跟腱炎阶段,疼痛可能相对较轻,但在长时间不活动后开始活动时,会有初始的疼痛不适感,活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过度活动又会使疼痛再次加重。
肿胀
局部表现:跟腱炎患者的跟腱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肿胀是由于跟腱组织发炎后,局部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等原因导致的。可以看到跟腱部位的组织比正常情况要膨隆,用手触摸时能感觉到跟腱周围组织有增厚、肿胀的情况。不同性别的人群,肿胀的表现没有本质差异,但女性如果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可能会加重跟腱的压力,导致肿胀更明显一些;生活方式方面,如果长期站立或行走较多,也会使肿胀情况加重。
僵硬
活动受限表现:患者会感觉跟腱部位僵硬,活动不灵活。比如早晨起床后,刚开始活动脚踝时,会觉得跟腱发紧、不顺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才能逐渐缓解。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跟腱炎引起的僵硬可能会使原有的关节活动受限情况进一步加重。儿童跟腱炎导致的僵硬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行走和运动能力,需要引起重视。
压痛
检查表现:用手指按压跟腱发炎的部位时,会有明显的压痛感。这是跟腱炎比较典型的体征之一。通过按压可以初步判断跟腱是否存在炎症情况。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在按压时的反应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压痛的存在是跟腱炎的重要判断依据之一。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长期进行高强度的运动,会增加跟腱的压力,使压痛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