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肌肉酸痛症状,其在轻症及部分中症患者中较常见,常与发热、乏力同时出现,需与流感病毒感染、运动过量等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肌肉酸痛鉴别,儿童、老年及有基础疾病患者感染后出现肌肉酸痛需分别注意相应情况。
肌肉酸痛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特点及相关情况
发生比例:不同研究中报道的肌肉酸痛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的发生比例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该症状。一般在轻症及部分中症患者中较为常见。
与其他症状的关联:肌肉酸痛常常与发热、乏力等症状同时出现。患者可能先有发热,随后出现全身肌肉酸痛以及乏力感等表现。
与其他疾病导致肌肉酸痛的鉴别
流感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感染也可引起肌肉酸痛,但其流行特点、实验室检测等方面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所不同。流感病毒有其特定的抗原性等特征,通过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等可进行鉴别。例如,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季节相对较明确,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又有其自身特点。
运动过量等非感染性因素:运动过量等非感染性因素也会导致肌肉酸痛,这类情况通常有明确的运动等诱因,通过询问病史等即可鉴别。如近期有大量剧烈运动史,之后出现肌肉酸痛,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肌肉酸痛可通过病史等进行区分。
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出现肌肉酸痛时,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的一般状况。由于儿童表达能力相对有限,要注意观察儿童是否有异常哭闹、活动明显受限等情况。同时,儿童的体温变化等也需关注,因为儿童感染后体温变化可能较为迅速,若出现肌肉酸痛伴随发热等情况,要及时就医评估,但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不恰当的药物使用等。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出现肌肉酸痛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基础疾病等情况。例如,老年患者本身可能有骨质疏松等问题,肌肉酸痛可能会加重其原有病情或导致行动不便等风险增加。要注意观察老年患者的活动能力变化等,必要时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相应处理。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对于本身有肌肉相关基础疾病(如肌炎等)的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肌肉酸痛需要格外重视。这类患者的肌肉酸痛可能与基础疾病相互影响,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采取更合适的应对措施,既要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情况,又要兼顾基础疾病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