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便秘
便秘是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和(或)排便困难,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包括肠道动力异常(年龄、神经系统病变、药物影响)、肠道结构异常(先天性肠道畸形、肠道粘连)、饮食因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水分摄入不足)、心理因素(长期不良情绪影响肠道功能)、其他因素(内分泌与代谢紊乱、缺乏运动)。
一、肠道动力异常
1.年龄因素:老年人肠道蠕动功能减退,肠道肌肉张力降低,尤其是平滑肌纤维萎缩,使肠道推进性蠕动减弱,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导致便秘。儿童时期,若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过少等,也可能影响肠道正常动力,引发便秘。比如一些幼儿挑食,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膳食纤维缺乏,就会使肠道蠕动减慢。
2.神经系统病变:如帕金森病、脑梗死等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支配肠道的神经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失调。帕金森病患者由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受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肠道平滑肌蠕动减弱,容易出现便秘。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会导致肠道动力异常从而引发便秘,例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钙通道阻滞剂等。以钙通道阻滞剂为例,它可能抑制肠道平滑肌细胞的钙通道,影响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功能,进而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引起便秘。
二、肠道结构异常
1.先天性肠道畸形:比如先天性巨结肠,由于结肠远端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如,导致肠管痉挛,近端结肠扩张、肥厚,粪便淤积,引起顽固性便秘。这种情况在新生儿期就可能出现症状,如出生后胎便排出延迟等。
2.肠道粘连:腹部手术、腹腔感染等原因可导致肠道粘连,使肠道腔狭窄或肠道蠕动受阻,粪便通过困难,引发便秘。例如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肠道可能发生粘连,影响正常的肠道通畅性。
三、饮食因素
1.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膳食纤维具有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如果日常饮食中蔬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过少,就会使肠道内粪便体积不足,对肠道的刺激减弱,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引起便秘。比如一些久坐办公室的人群,饮食往往比较精细,蔬菜和水果摄入不够,就容易出现便秘。
2.水分摄入不足:身体缺水时,肠道会吸收粪便中的水分,使粪便干结,难以排出。比如一些人平时饮水量较少,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或运动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容易引发便秘。
四、心理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进而影响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功能。例如一些面临工作压力大、考试等情况的人群,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可能会出现便秘症状。长期的不良心理状态会打乱肠道正常的神经调节,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发便秘。
五、其他因素
1.内分泌与代谢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减慢,肠道蠕动也会减慢,从而容易出现便秘。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引起自主神经病变,影响肠道神经功能,导致便秘。
2.缺乏运动:运动量过少会使肠道蠕动减弱,不利于粪便的排出。比如一些老年人退休后活动量明显减少,长期久坐或卧床,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