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缺钙会引发神经肌肉系统、骨骼及其他系统相关症状。神经肌肉系统可出现肌肉痉挛、手足抽搐;骨骼方面有骨痛、骨质疏松;其他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的心律失常等和神经系统的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缺钙后症状表现及风险有所不同。
一、神经肌肉系统相关症状
1.肌肉痉挛:钙在神经肌肉兴奋性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当大人缺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易出现肌肉痉挛,常见于小腿肌肉,表现为小腿肌肉突发的强直性收缩,疼痛较为剧烈,夜间尤其容易发生,这是因为夜间人体代谢相对缓慢,血钙水平可能相对更低,从而更容易诱发肌肉痉挛。对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运动量较大的人群,由于钙的消耗相对较多,发生肌肉痉挛的风险可能更高;而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钙流失加剧,也是肌肉痉挛的高发群体。
2.手足抽搐:严重缺钙时可出现手足抽搐,表现为双手手指伸直内收,掌指关节屈曲,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呈“助产士手”,足部踝关节伸直,足趾向下弯曲呈弓状。这是由于血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异常增高引发的典型表现,在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钙流失加快,更容易出现这种手足抽搐的缺钙症状;而有胃肠道疾病导致钙吸收不良的人群,也会因钙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而出现手足抽搐情况。
二、骨骼相关症状
1.骨痛:成年人缺钙时,骨骼中的钙会释放到血液中以维持血钙的稳定,长期如此会导致骨密度降低,引发骨痛,疼痛可累及全身骨骼,以腰背疼痛较为常见,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酸痛,在活动后可能会加重。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本身骨骼的新陈代谢相对缓慢,缺钙时骨痛症状可能更为明显;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骼的自我修复和钙代谢能力下降,是骨痛发生的高危人群。
2.骨质疏松:缺钙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骨质疏松会使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丢失加速,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长期吸烟、酗酒、缺乏日照的人群,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例如,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钙的吸收,同时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概率升高。
三、其他系统相关症状
1.心血管系统症状:严重缺钙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心律失常等问题。钙参与心肌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血钙异常会干扰心肌的正常电生理活动。对于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缺钙引发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症状时,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病情,需要特别关注。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缺钙时可能会使血管平滑肌兴奋性增加,导致血压波动更大,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2.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缺钙的大人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系统症状。这是因为钙对神经系统的传导和调节有影响,血钙水平异常会干扰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递。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状态的人群,本身神经处于紧张状态,缺钙时更容易出现情绪和注意力方面的问题,因为高压力状态下身体对钙的需求可能增加,而如果钙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就会加重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