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缺钙会引发骨骼、神经等多系统相关症状,骨骼方面有骨质疏松相关表现(早期无症状,进展后腰背等疼痛,易骨折,特殊人群风险高)和肌肉痉挛(血钙低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常见小腿抽筋等);神经系统有烦躁不安与睡眠障碍(神经功能紊乱致烦躁、睡眠问题)和手足麻木(血钙低致神经传导受影响);其他有牙齿问题(影响牙齿健康致松动、龋齿等)和心血管系统相关表现(严重缺钙可致心律不齐,对有心血管疾病基础者有影响)。
一、骨骼相关症状
1.骨质疏松相关表现:成年人缺钙时,骨骼中的钙不断流失,会导致骨质疏松。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腰背疼痛,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老年人缺钙引发骨质疏松后,还容易发生骨折,且骨折发生的部位相对固定,比如髋部、脊柱等部位,一旦发生骨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例如髋部骨折后可能需要长期卧床,增加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缺乏运动、绝经后女性等特殊人群,由于自身骨代谢特点,缺钙导致骨质疏松的风险更高,需要特别注意钙的补充。
2.肌肉痉挛:血钙浓度降低会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从而引起肌肉痉挛。最常见的是小腿抽筋,常在夜间发作,疼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睡眠。另外,手部肌肉也可能出现痉挛情况,表现为手指屈伸不利等。在运动量大、出汗多的人群中,由于钙随汗液流失较多,更容易发生肌肉痉挛;而一些患有肾脏疾病等影响钙代谢疾病的患者,也可能因钙代谢紊乱出现肌肉痉挛的症状。
二、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1.烦躁不安与睡眠障碍:钙对神经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缺钙时神经系统容易出现功能紊乱,表现为烦躁不安,难以保持平静的情绪状态。同时,睡眠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等睡眠障碍。对于儿童来说,缺钙可能表现为夜惊,但成年人主要是上述的烦躁和睡眠问题。长期的睡眠障碍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导致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比如经常上夜班、作息不规律的人群,本身就容易出现睡眠问题,再加上缺钙,会使睡眠障碍更加严重。
2.手足麻木:当血钙降低时,神经传导受到影响,会出现手足麻木的感觉,严重时可能会波及手臂、面部等部位。这种手足麻木的感觉可能会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发作,给患者带来不适。患有糖尿病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本身就存在神经损伤的基础,缺钙时更容易出现手足麻木的症状加重情况。
三、其他相关症状
1.牙齿问题:钙是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成年人缺钙会影响牙齿的健康,导致牙齿松动、容易发生龋齿等。牙齿松动会使咀嚼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牙齿就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磨损,再加上缺钙,牙齿松动的情况会更加明显。而一些饮食习惯不好,如经常喝碳酸饮料等会影响钙吸收的人群,缺钙导致牙齿问题的风险也会增加。
2.心血管系统相关表现:虽然相对少见,但严重缺钙时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心律不齐等情况。不过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严重缺钙且未得到及时纠正的患者身上。对于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基础的人群,缺钙可能会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需要密切关注钙的水平。例如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在补钙时需要谨慎,但如果存在缺钙情况又不能忽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