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缺钙会引发神经肌肉系统、骨骼系统及其他系统等多系统症状。神经肌肉系统会出现肌肉痉挛、手足抽搐;骨骼系统有骨痛、严重骨质疏松时可致骨骼畸形;其他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的心律失常及神经系统的烦躁、失眠等。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中老年人群、女性特殊时期、患有某些疾病或服用特定药物者等易出现缺钙相关症状。
一、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1.肌肉痉挛:成年人缺钙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会增高,容易出现肌肉痉挛,常见的是小腿肌肉痉挛,也就是俗称的“腿抽筋”。这是因为血钙降低会使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阈值降低,导致肌肉自发性收缩。例如,在夜间睡眠时,可能会突然发生小腿肌肉剧烈抽搐,影响睡眠质量。对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运动量较大的成年人,由于钙的消耗相对较多,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而对于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钙流失加剧,也是肌肉痉挛的高发人群。
2.手足抽搐:严重缺钙时还可能出现手足抽搐,表现为双手手指伸直内收,掌指关节屈曲,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内收呈鹰爪状,足部踝关节伸直,足趾向下弯曲呈弓状。这是由于血钙降低使得神经肌肉兴奋性异常增高,引起肌肉的不自主收缩。这种情况在女性生理期、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中较为常见,因为这些特殊时期女性对钙的需求增加,如果钙摄入不足就容易引发手足抽搐;患有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也会因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血钙降低,出现手足抽搐症状。
二、骨骼系统症状
1.骨痛:成年人缺钙会影响骨骼的正常代谢,导致骨骼疼痛。疼痛可发生在腰背、四肢等部位,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酸痛。长期缺钙还可能引发骨质疏松,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骨痛症状,且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在轻微活动或负重时就会出现疼痛。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钙流失加快,更容易出现因缺钙导致的骨痛和骨质疏松;长期缺乏运动、挑食或节食的人群,也可能因钙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而出现骨痛症状。
2.骨骼畸形:在儿童时期缺钙可能会导致骨骼发育异常,但成年人缺钙一般不会直接引起骨骼畸形,但严重的骨质疏松可能会使骨骼变形,如身高变矮、脊柱畸形等。例如,长期严重缺钙导致骨质疏松的患者,椎体可能会压缩变形,从而出现身高缩短、驼背等情况。一些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卧床的成年人,由于活动减少,钙的流失增加,也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骼畸形;患有胃肠道疾病影响钙吸收的患者,也可能因长期钙缺乏逐渐出现骨骼相关的不良改变。
三、其他系统症状
1.心血管系统症状:严重缺钙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心律失常等问题。这是因为钙参与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血钙异常会干扰心肌的正常电生理活动。例如,低钙血症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患有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等的成年人,由于疾病影响钙的代谢,更容易出现心血管系统相关的缺钙症状;长期服用某些影响钙代谢药物的患者,也可能因药物副作用导致血钙异常,进而影响心血管系统。
2.神经系统症状:除了前面提到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相关症状外,缺钙还可能引起烦躁、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因为钙对神经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血钙降低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的成年人,本身就容易出现睡眠问题,再加上缺钙可能会加重失眠、烦躁等症状;患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患者,也可能因钙代谢异常出现相关神经系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