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鼻窦炎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及部分患者有胸闷气短,其引发胸闷气短机制为鼻腔通气受阻致呼吸模式改变及炎症蔓延累及相关结构,儿童因鼻腔窄更易出现,成人严重或有基础病易诱发,应对需积极治副鼻窦炎改善通气,评估呼吸并针对性处理不同人群。
一、副鼻窦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副鼻窦炎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鼻塞、流涕(可为脓性或黏液性)、嗅觉减退,还可伴有头痛、面部胀痛等局部症状,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如低热、乏力等,但部分患者可因病情特殊情况出现胸闷气短。
二、副鼻窦炎引发胸闷气短的可能机制
1.鼻腔通气受阻影响呼吸模式:严重的副鼻窦炎可导致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引起鼻腔通气不畅,患者被迫长期张口呼吸,这种呼吸模式改变可能影响胸廓正常的呼吸运动,进而出现胸闷气短。例如,研究发现长期张口呼吸会使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加,气道干燥,影响气道正常功能,从而干扰呼吸状态引发不适。
2.炎症蔓延累及相关结构:副鼻窦与周围组织解剖关系密切,炎症可能蔓延波及咽鼓管、喉部等结构。若炎症累及咽鼓管,可能影响中耳与鼻咽部的通气平衡,而喉部受影响可能导致气道反应性改变,间接影响呼吸,出现胸闷气短表现。比如部分副鼻窦炎患者炎症扩散至喉部,引起喉部黏膜水肿等情况,会阻碍气道通畅,导致胸闷气短。
三、不同人群副鼻窦炎致胸闷气短的特点
儿童群体:儿童鼻腔较狭窄,副鼻窦炎时鼻腔堵塞更易造成通气障碍,且儿童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比成人更易因鼻腔通气问题出现呼吸模式改变,进而引发胸闷气短,需尤其关注儿童副鼻窦炎病情变化,及时干预改善鼻腔通气。
成人群体:成人若副鼻窦炎病情严重,如出现广泛的鼻窦黏膜炎症、分泌物大量潴留等情况,也可能因上述通气受阻或炎症蔓延机制出现胸闷气短,尤其是本身有基础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的成人,副鼻窦炎可能诱发或加重胸闷气短症状。
四、应对及注意事项
当副鼻窦炎患者出现胸闷气短时,首先需积极治疗副鼻窦炎本身,可通过药物(如鼻用糖皮质激素等缓解鼻腔炎症肿胀)、鼻腔冲洗等方式改善鼻腔通气。对于伴有胸闷气短的患者,需评估呼吸状况,必要时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呼吸系统合并问题。同时,不同人群需针对性处理,儿童患者要避免因鼻腔堵塞导致呼吸功能受影响,成人有基础疾病者更要密切监测呼吸及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缓解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