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房颤表现多样,包括心悸(心跳不规则、心慌,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气短(活动或休息时呼吸急促,有基础心肺疾病者症状可能加重)、乏力(全身没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老年人及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需重视)、头晕或晕厥(因心输出量减少致脑供血不足,有脑血管基础疾病者更易出现),还有些患者以胃肠道不适等不典型症状就诊,且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增加,不同人群表现不同,有基础疾病者风险更高。
一、心悸
患者常自觉心跳不规则、心慌,感觉心脏跳动紊乱,这种心悸症状可轻可重,轻时可能仅自己能察觉到心跳异常,重时则较为明显,对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发生房颤相对少见,若儿童出现心悸,需高度重视排查病因;老年人发生房颤时,心悸症状可能因身体机能变化而表现有所不同,可能更易被忽视或与其他老年疾病症状混淆。
二、气短
在活动后或休息时都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这是因为心房颤动时心脏泵血功能受到影响,心输出量减少,导致机体缺氧,从而引起气短。对于有基础心肺疾病的人群,如本身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发生房颤时气短症状可能会加重,因为其原本就存在肺功能受损,房颤进一步影响心功能,会使缺氧状况更明显;年轻且平时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群出现气短,也需考虑房颤的可能。
三、乏力
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血液循环不畅,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从而导致乏力。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减退,发生房颤后乏力症状可能会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若出现乏力且伴有房颤相关表现,更应引起重视,调整生活方式。
四、头晕或晕厥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严重时甚至发生晕厥。这是因为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心室充盈不足,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对于有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存在脑动脉硬化的人群,发生房颤后脑供血不足更容易引发头晕、晕厥等症状,需密切关注脑血流情况;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状态有所变化,若发生房颤出现头晕、晕厥更要谨慎处理。
五、其他表现
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上述典型表现,而是以其他不典型症状就诊,比如胃肠道不适,表现为恶心、食欲减退等。另外,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增加,不同人群发生血栓栓塞的表现也不同,如脑栓塞可出现偏瘫、言语障碍等,外周动脉栓塞可出现相应部位肢体的疼痛、麻木、肤色改变等。对于有房颤病史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积极地预防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