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要保持口腔清洁,正确刷牙(选软毛牙刷,早晚刷≥3分钟,用巴氏刷牙法)、使用牙线;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果(尤其维C丰富的)保证营养均衡;牙龈出血不缓解或加重要及时口腔科就诊排查口腔疾病和全身性疾病;高龄孕妇和有口腔病史孕妇更要重视口腔健康,严格落实相关措施。
1.正确刷牙:怀孕后应选择软毛牙刷,每天早晚进行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采用巴氏刷牙法,能有效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减少对牙龈的刺激,降低牙龈出血的发生几率。因为孕期激素水平变化,牙龈更容易受到菌斑等刺激,良好的刷牙习惯可维持牙龈健康。
2.使用牙线: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齿缝隙,能进一步清除刷牙难以清洁到的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保持口腔各部位的清洁,对于预防和改善牙龈出血有积极作用。特别是牙缝较大的孕妇,牙线的使用尤为重要。
调整饮食结构
1.增加蔬果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苹果、西兰花、菠菜等。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强牙龈的抵抗力。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C的人群牙龈更容易出血,而充足的维生素C摄入可降低牙龈出血的风险。孕期女性需要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蔬果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
2.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同时保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等其他营养素,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为牙龈健康提供良好的营养基础。均衡的饮食有助于孕妇整体健康,进而对牙龈状况产生积极影响。
及时就医检查
1.口腔科就诊:如果牙龈出血情况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前往口腔科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排查是否存在牙龈炎症、牙结石等问题。孕期牙龈出血可能是牙龈炎等口腔疾病引起,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清洁牙齿等,以缓解牙龈出血症状。
2.排查全身性疾病:医生还会排查是否存在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牙龈出血,如血液系统疾病等。因为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表现为牙龈出血,孕期出现异常牙龈出血情况,需要排除这些严重疾病的可能,确保母婴健康。
特殊人群提示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孕期牙龈出血时更要密切关注口腔健康,严格遵循上述保持口腔清洁和调整饮食结构的措施,并且要及时就医,因为高龄孕妇可能合并其他健康问题,口腔问题也需要谨慎处理,避免因牙龈出血引发更严重的口腔感染等情况。
有口腔病史的孕妇:既往有口腔疾病史的孕妇,如曾患过严重牙龈炎等,怀孕后牙龈出血更要重视。应加强口腔清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更频繁的口腔检查和必要的治疗,因为原有口腔疾病在孕期可能会加重,及时干预能更好地控制牙龈出血情况,保障孕期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