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常见症状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晕等,部分人无明显自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症状有差异,儿童不典型,成年人较易察觉,老年人症状易被基础疾病掩盖;男女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差异,女性易受情绪波动影响,男性受工作压力影响;长期熬夜、大量吸烟饮酒、缺乏运动人群早搏症状更突出;有基础病史人群中,冠心病患者症状易混淆,心肌病患者症状更严重,甲亢患者除早搏症状外还伴甲亢其他表现且早搏易频繁发作。
一、早搏的常见症状
早搏是指心脏过早搏动,其常见症状包括心悸,患者能明显感觉到心脏跳动异常,有心跳加重、漏跳或提前跳动的感觉,这种情况在安静状态下可能更为明显;有些患者会出现胸闷,感觉胸部有压迫感或闷塞感;还可能有乏力的表现,患者会觉得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部分人会有头晕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的平衡和活动;另外,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仅在体检做心电图等检查时被发现。
(一)不同年龄人群早搏症状的差异
儿童:儿童早搏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部分儿童可能仅表现为玩耍时精力不如往常,容易疲劳,有些家长可能发现孩子在活动后心跳加快等情况,但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往往需要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来明确。
成年人:成年人早搏时心悸等症状相对较易察觉,因为成年人对自身身体感觉的感知相对更敏锐,当出现早搏时,能较清楚地描述心脏的异常跳动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早搏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症状可能会被基础疾病掩盖,比如本身有冠心病的老年人,早搏引起的心悸可能被胸闷、胸痛等冠心病症状所掩盖,而且老年人对症状的耐受程度可能较高,有时症状表现不典型。
(二)不同性别早搏症状的差异
一般来说,男女在早搏症状上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差异,但在心理因素影响方面可能有所不同。女性可能更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当情绪紧张、焦虑时,早搏引起的心悸等症状可能会更明显;而男性在一些高强度工作压力下,早搏相关症状也可能会加重。
(三)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早搏症状的差异
长期熬夜人群: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这类人群更容易出现早搏,且早搏引起的心悸等症状可能会较频繁出现,因为熬夜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心脏负担加重。
大量吸烟饮酒人群: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对心脏产生刺激,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以及酒精都会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和心肌功能,大量吸烟饮酒的人群早搏发生率相对较高,而且早搏发作时症状可能更明显,如心悸感更强烈等。
缺乏运动人群:缺乏运动的人群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心脏的代偿能力较差,早搏发生时身体对早搏的耐受程度较低,症状可能会更突出,比如更容易出现明显的胸闷、乏力等症状。
(四)有基础病史人群早搏症状的差异
有冠心病病史人群:本身有冠心病的患者出现早搏时,心悸等症状可能与冠心病的心绞痛等症状混淆,因为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可能同时存在,需要仔细鉴别。而且冠心病患者发生早搏时,可能会加重心肌缺血的风险,需要密切关注。
有心肌病病史人群:心肌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已经存在异常,早搏发生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更大,症状可能更严重,如胸闷、乏力等症状可能会较普通人群更为明显,且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相关的表现。
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人群: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身体代谢加快,心脏负担加重,这类人群出现早搏时,除了有早搏本身的症状外,还可能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的其他表现,如多汗、手抖等,而且早搏可能会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未得到良好控制而频繁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