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常见症状、不同人群的表现特点及应对方法,以及特殊人群的治疗注意事项。心悸是房颤常见症状,因心房失去正常节律使心室率不规则加快,年轻人不良生活方式、老年人心脏功能衰退、有心脏病史者更易出现,症状轻者可休息缓解,重者需就医检查治疗;胸闷也是常见症状,因房颤影响心脏泵血功能致肺部淤血,年轻人活动后、老年人安静时更明显,有慢性肺部疾病史者症状更突出,轻者可尝试放松等缓解,重者需就医改善心脏功能;头晕或黑矇是较严重症状,因心室率异常使脑部供血不足,老年人及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更易出现,发作时应坐下或躺下,频繁发作需及时就医治疗;特殊人群中,孕妇治疗要考虑药物对胎儿影响,儿童避免用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老年人治疗要评估身体状况并预防跌倒,有基础疾病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病并控制房颤症状、定期复查。
一、心悸
心悸是房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患者自觉心跳异常,有心跳紊乱或心跳加快的感觉,也可描述为心慌、心跳有力等。这是由于房颤发作时,心房失去正常的收缩节律,快速而紊乱地跳动,导致心室率也变得不规则且可能加快。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大量饮酒、过度劳累等,可能会诱发房颤,出现心悸症状。而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有所衰退,发生房颤时心悸症状可能更为明显。有心脏病史的人群,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心悸症状可能会更频繁和严重。如果心悸症状偶尔发作且持续时间短,通过休息、调整生活方式等可缓解;若频繁发作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必要时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二、胸闷
胸闷也是房颤的常见症状,患者会感觉胸部有压迫感、憋闷感,就像有一块石头压在胸口。这是因为房颤时心房收缩功能下降,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到影响,使肺部淤血,从而引起胸闷症状。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对胸闷的耐受程度不同,年轻人可能在活动后胸闷症状会更明显,而老年人可能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出现。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吸烟、缺乏运动等,会加重胸闷症状。有慢性肺部疾病史的患者,发生房颤时胸闷症状可能会更突出,因为本身肺部功能就存在一定问题,心脏功能异常会进一步加重肺部负担。对于胸闷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尝试放松心情、改变体位等方法缓解;若症状严重或伴有呼吸困难等,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给予改善心脏功能等治疗。
三、头晕或黑矇
头晕或黑矇是房颤较为严重的症状表现。当房颤发作时,心室率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心脏泵血量减少,从而使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晕或黑矇症状。头晕表现为头部昏沉、眩晕感,黑矇则是眼前突然发黑,严重时可能会晕倒。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对血压波动的调节能力减弱,发生房颤时更容易出现头晕或黑矇症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本身血管病变会影响脑部供血,房颤发作时头晕或黑矇的风险更高。对于出现头晕或黑矇症状的患者,应立即坐下或躺下,避免摔倒。如果症状频繁发作,需要及时就医,可能需要进行心脏电复律等治疗以恢复正常心律,改善脑部供血。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孕妇发生房颤时,由于孕期身体生理变化特殊,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应在医生的密切监测下进行治疗。儿童发生房颤相对较少,但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发生房颤后更易出现并发症,在治疗时要充分评估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预防跌倒等意外发生。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心脏病、肺部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生房颤时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控制房颤症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