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会出现月经紊乱、血管舒缩(潮热、盗汗)、精神神经(情绪波动、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泌尿生殖(阴道干涩、尿频尿急)、骨骼肌肉(骨质疏松、关节疼痛)、心血管系统(血压波动、患病风险增加)等多方面表现,更年期女性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症状严重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激素补充治疗等。
一、月经相关表现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月经首先会出现紊乱情况。月经周期可能变得不规律,有的女性月经周期会延长,几个月来一次;有的则会缩短,一个月来多次。月经量也会发生变化,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表现为月经期间出血量大、出血时间长;也可能出现月经量减少,甚至逐渐绝经。这主要是因为卵巢功能衰退,激素分泌失衡,影响了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二、血管舒缩相关表现
1.潮热:这是更年期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突然感到胸部、面部及颈部发热,随后出汗,一般持续1-3分钟。潮热可频繁发作,有的女性一天可发作数次,夜间也可能被潮热惊醒,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其发生机制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有关。
2.盗汗:夜间睡眠时出汗,也就是盗汗,与潮热类似,也是因为雌激素波动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汗腺分泌异常。
三、精神神经症状
1.情绪波动:女性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烦躁、焦虑,也可能变得抑郁、情绪低落。例如,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或者突然感到悲伤、无助。这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影响了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平衡,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变化会影响情绪调节。
2.睡眠障碍:更年期女性常出现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等。睡眠质量下降会进一步加重情绪问题和身体不适,形成恶性循环。睡眠障碍与更年期激素变化导致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变都有关系。
3.记忆力减退:部分女性会感觉记忆力不如以前,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这可能是因为激素水平变化影响了大脑的认知功能,尤其是与记忆相关的脑区的功能。
四、泌尿生殖系统表现
1.阴道干涩: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萎缩,分泌物减少,导致阴道干涩,性生活时可能出现疼痛不适。这会影响夫妻生活质量,也可能给女性带来心理压力。
2.尿频、尿急:尿道黏膜变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有时还可能出现尿失禁,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这是因为盆底肌肉松弛以及泌尿系统黏膜的变化导致的。
五、骨骼肌肉表现
1.骨质疏松:更年期女性骨代谢发生变化,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量丢失加快,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表现为骨痛,多发生在腰背部,疼痛可向脊柱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严重时可能导致骨折,如椎体压缩性骨折等。
2.关节疼痛:关节疼痛也是常见表现,可能累及膝关节、髋关节等大关节,表现为关节酸痛、僵硬,活动时疼痛加重,阴雨天症状可能加重。这与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以及关节软骨退变等因素有关。
六、心血管系统表现
更年期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如血压升高,表现为头晕、头痛等症状。这与雌激素对血管的保护作用减弱有关,雌激素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胆固醇等作用,雌激素水平下降后这些保护作用消失,导致血管功能异常和血脂代谢紊乱,进而影响心血管系统。
对于更年期女性,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以预防骨质疏松;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维持骨骼肌肉健康和心血管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可通过心理疏导、社交活动等方式缓解情绪问题;定期进行体检,监测激素水平、骨密度、心血管指标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女性,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适当的激素补充治疗等,但需充分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