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多样症状表现与病程阶段相关。眼部症状包括眼压急剧升高致剧烈眼痛、放射痛、恶心呕吐、视力骤降、眼部充血,还有角膜水肿、前房变浅、瞳孔散大等体征;病程阶段有临床前期(有解剖基础但无症状,激发试验可诱发)、先兆期(一过性小发作,轻度眼痛、视力下降、虹视等)、急性发作期(典型剧烈眼痛等表现,眼压明显升高)、间歇期(小发作缓解,有解剖异常,易复发)、慢性期(房角广泛粘连,眼压中度升高,视野缺损)、绝对期(视力完全丧失,眼压高,有眼部变性萎缩等表现,生活质量受严重影响)。
一、症状表现
(一)眼部症状
1.眼压急剧升高相关表现
患眼会出现剧烈眼痛,可放射至同侧头部,部分患者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眼压升高刺激了眼部的感觉神经以及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反应,年龄较大的人群可能对眼压升高的耐受性相对较差,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更应警惕这种因眼压升高导致的眼部及全身不适。
视力急剧下降,多在数小时内视力可降至眼前手动或光感。这是由于眼压升高影响了眼内的屈光介质以及视网膜的正常功能,不同年龄的患者,视力下降的速度和程度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因为眼部调节能力相对较强,早期视力下降可能不那么显著,但随着病情进展也会迅速恶化。
眼部充血,常见为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睫状充血是指角膜缘周围呈紫红色充血,这是因为眼压升高导致眼部血液循环障碍,不同性别患者在眼部充血表现上并无明显差异,但男性患者如果有长期用眼过度等生活方式,可能会增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风险,进而更易出现眼部充血症状。
2.眼部体征
角膜水肿,呈雾状或毛玻璃状。这是由于眼压升高影响了角膜的正常代谢,水分积聚在角膜基质内。婴幼儿患者角膜相对较薄,角膜水肿可能表现得更为迅速和明显,需要特别关注其眼部外观变化。
前房变浅,周边前房深度常小于1/4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的改变与房角的关闭程度相关,年龄增长可能会导致眼部结构发生一定变化,使前房深度有自然变浅的趋势,从而增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几率,对于有老龄化相关眼部结构改变的人群,更应定期检查前房深度。
瞳孔散大,多呈竖椭圆形,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这是因为眼压升高影响了瞳孔括约肌的功能,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近距离用眼的人群,瞳孔调节功能可能本身就相对较弱,更容易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时出现瞳孔散大的异常表现。
二、病程阶段相关表现
(一)临床前期
对于具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解剖结构基础(如浅前房、窄房角等)但尚未发作的眼,可能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但在暗室试验等激发试验下可诱发眼压升高及眼部不适。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应定期进行激发试验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临床前期病变,女性在更年期等内分泌变化阶段,眼部结构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监测。
(二)先兆期
表现为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小发作,患者可出现轻度眼痛、视力轻度下降,可伴有虹视(看灯光时周围出现彩色环),眼部充血较轻,前房浅,房角部分关闭,眼压轻度升高,一般在40-60mmHg之间。年龄较小的儿童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虹视等情况,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带其就医检查房角等情况,因为儿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危害较大。
(三)急性发作期
如前所述的剧烈眼痛、视力骤降、眼部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瞳孔散大等典型表现,此阶段眼压多明显升高,可达60mmHg以上。对于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可能因为全身疾病的影响,使病情更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全身和眼部情况进行治疗。
(四)间歇期
小发作后自行缓解,房角重新开放,眼压恢复正常,患者自觉症状消失,但眼部存在浅前房、窄房角等解剖异常。间歇期患者仍需定期随访,因为随时有再次发作的可能,尤其是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大量饮水、长时间在暗环境中停留等)的患者,更易诱发病情复发,老年人如果有不良生活习惯,也应积极调整以降低复发风险。
(五)慢性期
急性大发作或反复小发作后,房角广泛粘连,眼压中度升高,眼底可见青光眼性视盘凹陷,视野逐渐缺损。长期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慢性期的青光眼可能因为血压波动等因素而病情加重,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和眼压的变化。
(六)绝对期
视力完全丧失,眼压持续升高,眼部疼痛等症状可能缓解,可出现角膜变性、虹膜萎缩等表现。此阶段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需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会因为视力完全丧失而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应给予心理支持和适当的生活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