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通常不会自己醒过来,其由接触过敏原激发Ⅰ型超敏反应,释放炎性介质致一系列严重表现,若不及时抢救会持续恶化,儿童和老年人自行苏醒概率极低,一旦怀疑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错失时机会危及生命。
一、过敏性休克的病理机制及表现
过敏性休克是由于机体接触过敏原后,迅速激发的Ⅰ型超敏反应。体内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被激活,释放大量组胺等炎性介质,引起全身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进而出现循环衰竭、组织水肿等一系列表现。患者会在接触过敏原后短时间内出现皮肤潮红、瘙痒、心慌、胸闷、头晕、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症状。
二、未及时干预的后果
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过敏性休克会持续恶化。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的呼吸可能进一步困难,甚至停止;血压会进行性下降,重要脏器如脑、心、肾等得不到有效灌注,会导致不可逆的损伤,此时患者是无法自行苏醒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三、特殊人群的情况
儿童:儿童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由于其各脏器功能发育尚未完善,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若不能及时得到救治,自行苏醒的可能性极低,且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后,对儿童的脑等重要脏器损伤会更严重,可能导致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后果。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减退,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机体的代偿能力下降,病情进展往往更快,自行苏醒的概率极小,而且老年人可能本身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会进一步加重病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一旦怀疑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立即停用可疑过敏原、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保持呼吸道通畅、补充血容量等,而不能等待患者自行苏醒,因为过敏性休克的病情发展极为迅速,等待自行苏醒会错失宝贵的抢救时间,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