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异物有多种症状,早期典型表现为剧烈呛咳,儿童因气管窄、吞咽功能不完善更易在进食坚果等时出现,且年龄小呛咳表现突出紧急;会引起气道梗阻致呼吸困难,儿童因气道管径小风险更高,严重时出现三凹征等;还伴随喘鸣音、声音改变、反复肺部感染表现等,有气管异物吸入病史者及老年人需格外注意相关伴随症状,既往史可能致表现不典型需及时就医排查。
1.剧烈呛咳:异物进入气管后,会刺激气管黏膜,引起剧烈且突然的呛咳,这是气管异物较为典型的早期症状之一。例如,儿童在进食过程中若误将食物吸入气管,往往会立刻出现剧烈呛咳,可能还会伴有面色发红、憋气等表现。对于婴幼儿来说,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呛咳可能是其唯一较为明显的早期信号,家长需密切关注。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气管较窄,吞咽功能尚不完善,在进食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物时更容易发生误吸导致呛咳,相比成年人发生气管异物后呛咳的表现更为突出且紧急。
2.呼吸困难:随着异物在气管内的停留,会引起气道部分或完全梗阻,从而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轻度梗阻时,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严重梗阻时,会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可看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明显凹陷(三凹征),同时面色青紫。比如较大的异物完全阻塞气管时,患者会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年龄与性别因素:儿童由于气道管径小,发生气管异物导致呼吸困难的风险更高,且男性和女性在气管异物发生后呼吸困难的表现本质上无性别差异,但儿童群体整体更需重视呼吸困难带来的风险。生活方式方面,若儿童有在奔跑、嬉笑时进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气管异物导致呼吸困难的几率。
3.其他伴随症状
喘鸣音:气流通过气管内的异物时,会产生特殊的喘鸣音,可通过听诊器听到。例如,气管内有较小异物部分阻塞时,呼吸时可闻及粗糙的喘鸣音。
声音改变:若异物影响声带或喉部,可能出现声音嘶哑等表现。比如异物刺激喉部导致喉部水肿或影响声带运动时,会出现声音异常。
反复肺部感染表现:若异物长期存在于气管内,可能会引起反复的肺部感染,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例如,异物导致支气管部分阻塞,远端肺组织引流不畅,容易继发肺部炎症,反复出现发热、咳嗽有痰等情况。
病史因素:有气管异物吸入病史的患者,后续需格外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上述伴随症状,因为既往有气管异物史的患者再次发生相关问题的风险可能增加,且肺部感染等表现可能不典型,需及时就医排查。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呼吸系统功能减退等情况,发生气管异物后伴随症状可能不典型,更要警惕反复肺部感染等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