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代偿期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表现为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处于缺血期,有尿量减少等表现且有代偿性反应;还会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如烦躁不安,血压可维持正常或轻度升高,不同人群各表现有差异及需关注的情况不同。
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表现
(一)心率加快
机体处于休克代偿期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会使心率增快。这是因为儿茶酚胺作用于心脏的β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以提高心输出量来代偿循环血量的不足,对于各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有一定的代偿意义,但持续增快的心率会增加心脏自身的耗氧量。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婴幼儿心率本身相对较快,休克代偿期时心率增快可能更明显,需密切监测;成年人则可通过心率变化初步判断休克代偿情况。
(二)外周血管收缩
全身外周血管收缩,尤其是小动脉、微动脉收缩,使得外周阻力增大。皮肤、骨骼肌、肾等器官的血管收缩明显,而心、脑的血管收缩不明显甚至轻度扩张,这样可以保证重要生命器官(心、脑)的血液供应。但外周血管收缩会导致皮肤苍白、四肢厥冷,这是因为外周血流减少。对于有基础血管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患者本身血管弹性可能较差,休克代偿期时外周血管收缩可能会加重血管的负担,需格外关注肢体末端的血运情况。
二、微循环变化相关表现
(一)微循环缺血
休克代偿期时微循环处于缺血期,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大,真毛细血管网血流减少。此时患者可表现为尿量减少,因为肾血管收缩,肾血流灌注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尿液生成减少。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肾脏代偿功能相对较弱,尿量变化可能更为敏感,需密切观察尿量的具体数值变化来判断休克代偿情况。
(二)代偿性反应
机体通过自身调节,如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等,尽量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但这种缺血状态如果持续发展,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对于有慢性肾病病史的人群,休克代偿期时肾血管收缩更易导致肾功能进一步受损,需加强对肾功能相关指标的监测。
三、其他表现
(一)精神状态
患者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的表现,这是因为脑灌注相对不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刺激。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而成年人则主要是情绪上的烦躁。对于老年患者,本身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休克代偿期时精神状态的改变可能相对不典型,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二)血压变化
在休克代偿期,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血压可维持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升高。这是因为外周血管收缩、心率加快等机制代偿性地维持了血压。但对于有低血压基础病史的患者,休克代偿期时血压的轻度变化可能就提示病情的发展,需要密切监测血压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