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休克时失血量达全血量20%(约800-1200毫升)可能进入代偿期,超30%(约1500-2000毫升)进入失代偿期,正常全血量4000-5000毫升,急性失血超1500毫升易引发休克;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血容量不同,休克出血量标准各异,还需结合脉搏、血压、精神等表现判断,一旦休克需立即停止活动、仰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补液等紧急处理。
一、成人休克的出血量范围
成人发生休克时的出血量通常与休克的分期相关。一般来说,当失血量达到全血量的20%(约800-1200毫升)时,可能进入休克代偿期;当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30%(约1500-2000毫升)时,往往会进入休克失代偿期,出现明显的休克表现,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精神状态改变等。例如,依据临床研究,成人正常全血量约4000-5000毫升,当急性失血超过1500毫升时,机体的代偿机制难以维持,进而引发休克,出现组织灌注不足的一系列表现。
二、儿童休克的出血量范围
儿童由于不同年龄阶段血容量不同,休克的出血量标准也有差异。新生儿血容量约为80毫升/千克,当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约16毫升/千克)时,可能出现休克早期表现;婴儿血容量约为80-85毫升/千克,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30%(约24-25.5毫升/千克)时易进入休克状态;幼儿血容量约为75-80毫升/千克,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30%(约22.5-24毫升/千克)可致休克;学龄前期儿童血容量约为70-75毫升/千克,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30%(约21-22.5毫升/千克)会引发休克;学龄期儿童血容量约为65-70毫升/千克,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30%(约19.5-21毫升/千克)可导致休克。这是基于儿童不同生长阶段血容量特点,通过大量临床研究得出的不同年龄段休克对应的失血量范围。
三、休克的判断及相关表现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判断休克除了依据失血量,还需结合其他表现。成人休克时除失血量外,常伴有脉搏细速、收缩压下降至低于90mmHg、面色苍白、尿量减少等;儿童休克除失血量外,有相应年龄阶段的脉搏变化、血压改变、精神萎靡或烦躁、皮肤花斑等表现。例如通过多项临床观察研究,休克时机体的微循环灌注不足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是综合失血量及多种临床表现来判定。
四、休克的紧急处理要点
一旦判断休克,不管成人还是儿童,都需紧急处理。立即停止活动,采取仰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开始晶体液快速补液,如成人按公式,儿童按年龄公式,后续根据情况给予相应补液,后续根据休克程度给予输血或其他合适复苏措施,这是依据休克救治规范流程进行的紧急处理步骤,以尽快纠正组织灌注不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