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小孩缺钙会在骨骼、肌肉、神经精神等方面有多种表现,包括颅骨软化、方颅、出牙延迟、胸廓畸形、肌张力低下、夜间易惊跳、烦躁不安、多汗、免疫力下降、囟门闭合延迟等,家长要保证孩子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发现缺钙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干预,避免盲目补钙。
一、骨骼方面表现
1.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大的小孩,此时小孩的颅骨较软,用手指轻压枕骨或顶骨中央部位,可有乒乓球样的感觉。这是因为缺钙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矿化过程,导致颅骨骨化不全。
2.方颅:一般在8-9个月以上的小孩出现,表现为额头前凸,头型呈方盒状。这是由于钙缺乏影响了颅骨的正常发育,使得颅骨的骨缝处过早骨化,而其他部位继续生长,从而形成方颅。
3.出牙延迟:正常小孩4-10个月开始出牙,缺钙的小孩可能会推迟到1岁甚至更晚才出牙,而且出牙顺序混乱,牙齿的牙质也较差,容易出现龋齿等问题。这是因为钙是牙齿发育的重要成分,缺乏钙会影响牙齿的正常钙化和萌出。
4.胸廓畸形:1岁左右的小孩可能会出现肋骨串珠,即在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触及圆形隆起;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鸡胸(胸骨向前突出)、漏斗胸(胸骨向内凹陷)等,影响胸廓的正常形态和呼吸功能。这是由于钙缺乏导致骨骼的生长发育异常,影响了胸廓的正常结构。
二、肌肉方面表现
1.肌张力低下:小孩可能会出现全身肌肉松弛,表现为抬头无力,坐、站、走等大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钙参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过程,缺钙时肌肉的兴奋性降低,导致肌张力下降。
2.夜间易惊跳:小孩在睡眠中容易出现惊跳现象,睡眠不安稳。这是因为血钙降低会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使得小孩在睡眠时容易受到刺激而出现惊跳。
三、神经精神方面表现
1.烦躁不安:小孩经常表现得烦躁哭闹,难以安抚。钙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稳定作用,缺钙时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导致小孩情绪不稳定。
2.多汗:尤其是在夜间睡眠时,头部出汗较多,与室温无关。这是因为缺钙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引起汗腺分泌增多。
四、其他表现
1.免疫力下降:缺钙的小孩容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情况。钙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缺乏钙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小孩的抵抗力降低。
2.囟门闭合延迟:正常小孩前囟门在1-1.5岁闭合,缺钙的小孩可能会延迟到2岁甚至更晚闭合。囟门是颅骨之间的缝隙,其闭合情况与骨骼的发育密切相关,钙缺乏会影响囟门的正常闭合时间。
温馨提示:对于五岁小孩缺钙的情况,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在生活方式上,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饮食上要注意让孩子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牛奶、酸奶等)、豆制品(豆腐、豆浆等)、鱼虾等。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缺钙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血钙等相关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干预,避免自行盲目补钙,以免对孩子健康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