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症状因阶段而异,早期有神志改变(如烦躁不安等,儿童有特殊表现)、皮肤苍白发凉、尿量减少;进展期神志进一步淡漠、皮肤发绀花斑、收缩压下降、呼吸增快浅促;晚期有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如呼吸困难、无尿、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有基础疾病或特殊人群休克症状有相应特点。
早期症状
神志改变:患者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或者焦虑等表现,这是因为休克早期机体的应激反应,神经系统受到影响,大脑处于相对缺血缺氧状态但尚未严重到昏迷程度,对于儿童来说,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止、精神萎靡等与平时不同的精神状态变化,需特别关注儿童的精神反应,因为儿童表达能力相对较弱,精神状态改变可能是早期休克较敏感的指标。
皮肤改变:皮肤会出现苍白、发凉的情况,这是由于外周血管收缩,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皮肤作为外周组织,血流减少导致面色苍白、皮温降低。对于女性在月经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外周循环本就相对不稳定,若发生休克,皮肤苍白、发凉的表现可能更明显;而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的人群,本身血管调节功能可能存在一定影响,发生休克时皮肤改变可能更早出现或者更显著。
尿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导致尿量开始减少,每小时尿量可能少于30ml,这是因为休克时肾脏血流重新分布,优先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血液供应,肾脏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尿量减少。对于有慢性肾脏病史的患者,本身肾脏功能就存在一定基础问题,发生休克时尿量减少的情况可能会更早出现异常,且恢复可能更困难。
进展期症状
神志进一步改变:患者神志会逐渐淡漠,反应迟钝,这是因为随着休克进展,大脑缺血缺氧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更严重影响。儿童此时可能表现为意识模糊,对外界刺激反应差,由于儿童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休克状态下大脑受损可能更为迅速和明显,需要及时识别和干预。
皮肤改变加重:皮肤会变得发绀、花斑,这是因为外周血管进一步收缩,微循环淤血,血液灌注不良,导致皮肤出现颜色改变。对于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外周循环调节能力减弱,发生休克时皮肤发绀、花斑等表现可能更为突出,而且恢复相对困难。
血压变化:收缩压逐渐下降,当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者较基础血压下降超过30%时,提示休克进展,这是因为有效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心脏泵出的血液不能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基础血压较高,发生休克时血压下降的幅度可能相对更明显,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呼吸改变:呼吸会变得增快、浅促,这是因为机体为了代偿缺氧状态,通过加快呼吸来增加通气量,以获取更多氧气。对于长期吸烟的人群,本身肺功能可能已经受到一定影响,发生休克时呼吸改变可能会更加明显,且可能更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晚期症状
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可出现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无尿(急性肾衰竭表现)、消化道出血(胃肠道黏膜缺血、应激性溃疡等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皮肤瘀斑、瘀点,凝血指标异常等)等多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的患者,本身多器官已经存在一定的功能储备下降,发生休克进入晚期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风险更高,且预后更差。儿童由于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发生晚期休克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进展更为迅速,需要争分夺秒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