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休克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室检查及微循环监测。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意识改变、皮肤苍白湿冷、脉搏细速、血压变化;血流动力学指标中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楔压有相应意义;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常规、血气分析、乳酸水平异常;微循环监测可发现灌注不良表现。
一、临床表现方面
1.意识状态:休克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如烦躁不安、表情淡漠甚至昏迷等。这是因为休克时组织灌注不足,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影响神经功能。例如,在感染性休克中,患者早期可能先表现为兴奋、躁动,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意识模糊,最终陷入昏迷。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意识改变可能更为迅速和明显,需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的变化。
2.皮肤表现:皮肤色泽和温度是重要指标。休克时皮肤往往苍白、湿冷,这是由于外周血管收缩,血流灌注减少所致。按压甲床或口唇后,颜色恢复缓慢。在低血容量性休克中,皮肤苍白湿冷的表现较为典型;而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能早期皮肤温暖,但后期也会出现湿冷情况。对于老年人,由于其外周循环功能相对较差,皮肤改变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仍需关注皮肤的色泽和温度变化。
3.脉搏与血压:脉搏细速是休克较早出现的体征之一,脉搏细数常提示外周循环阻力增加或血容量不足。血压方面,休克时收缩压下降,成人收缩压低于90mmHg,脉压差小于20mmHg,同时伴有舒张压升高;但需注意,休克早期血压可能正常或轻度下降,尤其是代偿期,此时脉压差减小可能是更敏感的指标。对于儿童,血压的判断标准与成人不同,儿童收缩压可通过公式计算:收缩压(mmHg)=80+(年龄×2),当收缩压低于此值20%以上时应考虑休克可能。
二、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
1.中心静脉压(CVP):CVP反映右心房及胸腔内大静脉的压力,正常范围为5-12cmHO。CVP降低提示血容量不足;CVP升高但血压低,提示心功能不全或心包填塞等情况。例如,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时,CVP往往降低;而在右心衰竭引起的休克中,CVP会升高。
2.肺动脉楔压(PAWP):PAWP可反映左心房压力及左心室前负荷,正常范围为6-12mmHg。PAWP降低提示血容量不足;PAWP升高常见于左心功能不全等情况。通过监测PAWP可以指导补液治疗,避免补液过多导致肺水肿等并发症。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1.血常规:休克患者常伴有血常规的变化,如感染性休克时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而失血性休克时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会降低,提示有失血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血常规的变化需要结合其年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婴儿的白细胞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感染时白细胞升高或降低的意义也有所差异。
2.血气分析:休克时由于组织灌注不足,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血气分析表现为pH降低,碳酸氢根降低,碱剩余负值增大等。通过血气分析可以了解患者的酸碱平衡状态,指导纠正酸中毒的治疗。
3.乳酸水平:乳酸是无氧代谢的产物,休克时组织缺氧,乳酸生成增加,血乳酸水平升高。血乳酸水平升高常提示组织灌注不足,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认为,血乳酸浓度>2mmol/L提示组织低灌注,需要积极纠正。
四、微循环监测方面
通过皮肤微循环灌注检查等方法,可观察到休克时微循环灌注不良的表现,如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等。微循环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休克及评估休克的严重程度,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通过皮肤微循环监测可以更早地发现微循环障碍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