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心源性猝死最主要的原因

来源:民福康

非心源性猝死主要由呼吸系统(肺栓塞、重症哮喘)、神经系统(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消化系统(急性重症胰腺炎、上消化道大出血)疾病,以及严重过敏反应、中暑等原因导致,不同原因有其对应的高危人群;特殊人群需注意不同事项,老年人要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预防感染,儿童尤其是有特定疾病的要做好日常护理、及时就医,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应改善生活方式,有相关病史人群要按医嘱治疗随访、避免诱发因素。

一、非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1.呼吸系统疾病

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肺部血液循环。患者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迅速导致呼吸循环衰竭。长期卧床、长途飞行、手术、恶性肿瘤等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流缓慢的因素都可能增加肺栓塞的风险。老年人、肥胖人群以及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相对较高。

重症哮喘:哮喘严重发作时,气道持续痉挛,通气功能严重受损。患者会有严重的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对于有哮喘病史的患者,如果未规律治疗、接触过敏原或感染等,都可能诱发重症哮喘。儿童和青少年哮喘患者若在急性发作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也可能进展为重症哮喘而导致猝死。

2.神经系统疾病

脑出血: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患者通常会突发头痛、呕吐、偏瘫、意识障碍等。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等都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波动较大者是脑出血的高危人群。

大面积脑梗死:脑部血管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患者可出现肢体无力、言语障碍、意识障碍等。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子脱落、血液高凝状态等都可能引发大面积脑梗死。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以及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的风险较高。

3.消化系统疾病

急性重症胰腺炎:胆石症、酗酒、高脂血症等原因可诱发胰腺的自身消化,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能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肥胖、长期大量饮酒、有胆石症病史的人群易患急性重症胰腺炎。

上消化道大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都可能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表现为呕血、黑便,严重时可出现失血性休克。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容易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

4.其他原因

严重过敏反应:接触过敏原如药物、食物、昆虫叮咬等后,机体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过敏体质人群,尤其是对某些特定物质有严重过敏史的人,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较高。

中暑: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可导致中暑。重度中暑患者会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等,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老年人、儿童、户外作业人员以及患有慢性疾病者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发生中暑。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多有多种基础疾病。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应严格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体检,控制好基础疾病。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在季节交替时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2.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尤其是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儿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避免孩子接触过敏原,按时带孩子进行预防接种,增强免疫力。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3.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酗酒、熬夜、缺乏运动的人群,应尽快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风险。

4.有相关病史人群:有肺栓塞、脑出血、哮喘等病史的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等。避免诱发因素,如哮喘患者要避免接触过敏原,高血压患者要控制好血压。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过敏
正常的情况下,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大都面临两种命运,如果被机体识别为有用或无害物质,则这些物质将与人体和谐相处,最终将被吸收、利用或被自然排出。如这些物质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免疫应答是人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如果这种应答超出了正常范围,即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一种疾病,因为无端的攻击也会损害正常的身体组织,甚至免疫系统居然有时对机体本身的组织进行攻击和破坏,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长期熬夜会不会猝死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长时间熬夜可能会造成猝死,但是主要是见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原本就有心肌缺血或者室性心律失常,长时间熬夜造成过度劳累,造成冠脉痉挛,可以加重心肌缺血,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甚至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对于原本就有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长时间熬夜加重心律失常,造成快速心室率造成血流动力学紊乱,也可以造成猝死。
窦性心动过速会不会猝死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窦性心动过速是不会引起猝死现象发生的。窦性心动过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目前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很多,多数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熬夜以及焦虑、紧张有关系。这种情况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会引起心慌、胸闷症状发生,但不会引起恶性心律失常,不会导致猝死现象发生。此外,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贫血也
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性猝死的常见原因很多。如心脏本身的因素,常见的是心肌梗死,尤其是大面积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脏在短时间内集聚的心脏缺血,造成大面积梗死,而导致心肌收缩力的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全身的供血出现障碍,各个器官出现衰竭,最后到突然猝死。心脏电生理的异常指的是室速、心室颤动等心电异常,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为心
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性猝死最多见的病因是冠心病。冠心病全称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是给人的心脏供血的动脉,冠状动脉在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吸烟、肥胖、家族遗传等多方面因素的长时间作用下,表现出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管腔狭窄到一定程度会影响心脏供血,表现出心肌缺血、心绞痛,严重时冠状动脉突然完全闭
心脏隐隐作痛会猝死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隐隐疼痛,是否会造成猝死现象的发生,要看造成疼痛的原因:第一,神经性疼痛,这种情况常常好发于年轻人,神经性疼痛不会造成猝死现象的发生,神经性疼痛的发生往往和熬夜以及吸烟、缺乏锻炼,以及体育运动造成的肌肉拉伤等因素有关系。第二,心绞痛造成,若是发生在中老年病人,要注意冠心病造成疼痛可能,这种情况是
心脏支架后猝死的概率?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支架植入后猝死的概率将大大降低,但现阶段不同组织上报的具体数字不同,但一般不到1%。心脏支架治疗是缓解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的关键因素,但不是一次性的,支架植入后冠状动脉血流通畅,但支架可能再次阻塞,因为支架始终是异物,因此支架植入后,支架后面的治疗尤为关键。如果不继续治疗,支架阻塞再次发生,可能会造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会不会导致猝死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对于单纯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就是不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心动过速,没有猝死的风险。但是,对于宽的QRS波群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有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需要立即给予心脏电复律治疗。否则,持续时间如果太长,可以出现血压的急剧下降,导致患者的意识丧失,会存在一定的生命危险。但是,总体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失眠心脏疼会不会猝死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失眠以及心脏疼痛两个现象同时表现出,要考虑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为原发心脏疾病,患者失眠是由于疼痛应激状态所造成的附带现象,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心脏疾病为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表现出失常等致死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存在猝死风险。第二种情况为失眠所诱发的神经-体液调整异常,因此表现出的胸痛现象。
连续几天不睡觉会猝死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但不会表现出猝死的情况,连续好几天不能睡觉有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精力旺盛造成的。当表现出连续几天不能睡觉的时候要放松心态,还要做到早睡早起,晚上睡觉以前能喝一杯热牛奶,能够提高睡眠的质量。当生物钟破坏也会造成人表现出晚上不能睡觉,还要注意身体保暖。
年轻人突然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年轻人最多见的猝死原因是致死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疾病、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而中老年人猝死原因则以冠心病为主。造成猝死的原因很多,如心源性、脑源性、肺源性等,多见的是心源性猝死。发生青年猝死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时间熬夜饮酒和抽烟,长时间缺乏健康的生活环境,由于工作压力增大和生活节奏
心绞痛会造成猝死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绞痛本身很少出现猝死,猝死的出现往往是严重的心肌缺血,比如心肌梗死可能会造成猝死的发生,但也不是心绞痛就不会引起猝死,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由于心脏严重的缺血出现,可能会影响到心脏的电传导系统,就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而其中一些恶性心律失常就会造成猝死的产生,比如室性的心动过速、室扑,甚至室颤,这些恶性的心律失常由于心脏没有有效的收缩,
心源性猝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源性猝死一般是由于恶性心律失常的出现而造成的,比如室性的心动过速、室扑、室颤、严重的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等,这些恶性的心律失常由于心脏不能产生有效的收缩和泵血,在心脏骤停以后,患者会在4-6分钟之内发生不可逆的脑损伤,随后在数分钟后可以过度到生物学的死亡。心脏性猝死大多数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包括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
心源性猝死如何预防
唐国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心源性猝死要预防主要还是看心脏的基础病,因为各种的心脏基础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心源性猝死,比如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梗死,又比如一些特殊类型的心肌病,严重扩张性心肌病或者肥厚心肌病等,都可能会出现心源性猝死。各种心脏疾病如果比较严重,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都有可能会诱发心源性猝死,所以要预防心脏性猝死,只能是把现有的心脏疾病尽量控制的
长期心悸会猝死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因为导致患者长期心悸的病因不同,所以患者猝死的发生几率并不相同,首先建议患者需要积极去正规医院心内科就诊,根据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结果来确诊原发病的类型。如果存在冠心病、风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考虑具有一定的猝死率,如果检查是因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引发的心悸,一般不会引发猝死。
每天睡4个小时会不会猝死
刘海丽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每天睡四个小时有可能导致猝死,长时间熬夜、过于劳累、睡眠不佳会诱发多种疾病,有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引起心室颤动,会发生猝死,所以不可以经常熬夜,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经常熬夜睡眠不足,还可以导致脑出血、高血压、脑梗塞,由于晚上睡眠不足会影响到白天正常生活和工作,也会导致头晕、心慌、心悸等症状,如果有严重睡眠障碍,需要去医院进行积
猝死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猝死是指外表健康或者非预期死亡的人,突然发生非暴力性的死亡。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心脏疾病引起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冠心病。男性的猝死发生率比女性要高。猝死在发生前绝大多数并没有任何的征兆,少数患者有猝死的家族史或者有晕厥的病史。一旦猝死发生,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有效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