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有多种表现和常见症状,在意识与精神状态上,轻度休克时患者或精神紧张烦躁,儿童可能更易精神萎靡,中、重度休克时意识障碍加重甚至昏迷,老年患者易迅速出现且恢复困难;皮肤表现为苍白湿冷,严重时花斑样改变,甲床及口唇可发绀或苍白;脉搏细速,儿童心率增快更显著,老年患者表现不典型;早期血压无明显变化,进展后下降,高血压患者下降幅度大,儿童和老年患者血压判断有不同;呼吸频率增快、急促;尿量减少,肾基础疾病患者更早更严重,儿童尿量判断结合年龄。
一、意识与精神状态
轻度休克时患者可表现为精神紧张或烦躁,这是因为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例如,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可能会有烦躁不安的表现,这是由于感染源刺激机体,导致神经系统的应激反应。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轻度休克时可能更易出现精神萎靡等表现,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的细微变化。
中、重度休克时患者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可出现神志不清甚至昏迷。这是因为休克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大脑供血供氧严重不足,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老年患者由于本身可能存在脑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在休克时更易迅速出现意识障碍,且恢复相对困难。
二、皮肤表现
皮肤色泽和温度:休克时皮肤苍白、湿冷是常见表现,这是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所致。例如,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皮肤苍白、湿冷,随着休克进展,皮肤可能会出现花斑样改变,提示微循环灌注进一步恶化。儿童皮肤较薄,观察皮肤色泽和温度时需注意与成人的差异,儿童休克时皮肤可能更易出现花纹,且判断湿冷程度时要考虑儿童体温调节特点。老年患者皮肤本身较为干燥,休克时皮肤湿冷的表现可能不如中青年患者明显,但仍需关注皮肤的色泽变化。
甲床及口唇色泽:甲床和口唇可呈现发绀或苍白,反映了机体缺氧状态。当血液灌流不足时,血红蛋白氧合不足,导致甲床和口唇颜色改变。对于有基础心肺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休克时,甲床及口唇发绀的表现可能会更加明显,因为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氧基础。
三、脉搏
脉搏细速是休克较早的表现之一。休克时心率加快,脉搏变细弱,这是因为心脏要代偿性地加快心率来维持血压和组织灌注,但由于外周血管收缩,脉搏传导减弱,所以脉搏细速。在儿童患者中,由于儿童的心率本身比成人快,休克时心率增快可能更为显著,需要准确测量脉搏的频率和强弱。老年患者的脉搏情况可能受基础心率和血管弹性等因素影响,休克时脉搏细速的表现可能不如中青年患者典型,但同样需要密切监测。
四、血压
早期休克血压可无明显变化,因为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如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维持血压相对稳定。但随着休克进展,血压会逐渐下降,收缩压可低于90mmHg,脉压差减小(脉压差小于20mmHg)。对于高血压患者发生休克时,其基础血压较高,休克时血压下降的幅度可能相对较大,需要特别关注血压的动态变化。儿童的血压与年龄相关,休克时血压下降的判断标准与成人不同,需依据儿童各年龄段的正常血压范围来评估。老年患者的血管弹性减退,血压波动相对较大,休克时血压下降可能更为隐匿,要定期测量血压并对比基础血压情况。
五、呼吸
呼吸频率增快,患者可出现呼吸急促。这是因为机体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深加快,以增加通气量,改善缺氧状态。在存在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如哮喘患者发生休克时,呼吸急促的表现可能会被基础疾病掩盖,需要综合判断。儿童呼吸频率本身比成人快,休克时呼吸急促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要注意观察呼吸的深度和节律。
六、尿量
尿量减少是休克的重要表现之一,反映了肾脏灌注不足。正常成人尿量少于30ml/h提示肾灌注不足,休克时尿量可逐渐减少甚至无尿。对于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慢性肾炎患者发生休克时,尿量减少的情况可能会更早出现且更严重。儿童的尿量与年龄相关,休克时尿量减少的判断要结合儿童的年龄来评估,如婴幼儿休克时尿量减少的判断标准与年长儿不同,需要密切监测每小时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