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的失眠在睡眠质量方面有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表现,伴随全身症状有头晕乏力、面色萎黄,不同年龄段、性别人群及有不同病史、生活方式的人表现各有特点。
一、睡眠质量方面
入睡困难:气血不足者由于气血不能正常滋养心神,心神失养则难以安静下来进入睡眠状态。从中医理论角度,气具有推动作用,血能养心安神,气血不足时气的推动无力以及血对心神的滋养不足,导致入睡困难较为常见。现代研究虽未直接针对气血不足与入睡困难的关联有大量基础实验,但从临床观察可知,很多气血不足的失眠患者主诉难以顺利入眠,常常躺在床上很久才能逐渐入睡。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儿童若存在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不当导致气血不足,也可能出现入睡困难情况;成年人长期过度劳累、饮食不节等导致气血耗伤,入睡困难是常见表现之一;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气血渐衰,更容易出现因气血不足引发的入睡困难。性别方面,女性因生理特点,如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更易出现气血不足情况,相对男性可能更易受气血不足影响出现入睡困难。
睡眠浅易醒:气血不足使得机体的防御和滋养功能减弱,当处于睡眠状态时,对外界轻微干扰的抵御能力下降,同时心神得不到充足气血的稳固滋养,容易从睡眠中惊醒。例如,稍有动静就会醒来,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在生活方式上,长期熬夜、过度运动等会加重气血耗伤,进而加重睡眠浅易醒的症状。对于有慢性病史的人群,如患有贫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本身存在气血不足的基础,睡眠浅易醒的表现往往更为明显。
二、伴随全身症状
头晕乏力:气血不足不能上荣头目,会出现头晕症状,表现为头部昏沉、眩晕感。同时,气血不足无法充分滋养全身肌肉筋脉等组织,导致全身乏力,患者会感觉身体沉重、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气血不足导致的头晕乏力可能与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快需求相对气血供应不足有关;老年人则多因脏腑功能衰退,气血生成不足或耗伤过多出现头晕乏力;女性在月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由于失血或气血消耗增加,更容易出现头晕乏力伴随失眠的情况。生活方式上,长期精神压力大、缺乏运动的人群,气血运行不畅,也易出现头晕乏力与失眠并存的状况。
面色萎黄:气血不足不能濡养面部肌肤,会导致面色失去红润,呈现萎黄色。这是气血不足较为直观的外在表现之一。从中医诊断角度,面色萎黄常作为判断气血不足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病史方面,患有慢性胃肠疾病的人群,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影响气血生成,容易出现面色萎黄伴随失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