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撕裂是膝关节内半月板因外伤或退变致破裂损伤,病因有运动等致的急性外伤(青壮年多)和长期磨损退变的慢性退变(中老年人多),临床表现有疼痛(活动加重休息稍缓且渐长)、肿胀(急性期明显)、弹响、交锁,诊断靠体格检查(如麦氏征)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治疗分非手术(休息制动、物理、药物)和手术(缝合或切除),康复护理术后分阶段训练且日常要清洁饮食,特殊人群中儿童外伤轻度撕裂可保守但需制动,老年人要考虑基础病手术风险高康复慢,女性运动注意姿势妊娠期选影响小治疗方式。
一、定义
半月板撕裂是膝关节内半月板因外伤或退变等因素导致的破裂损伤,半月板作为膝关节内的纤维软骨结构,起到缓冲、稳定关节的作用,撕裂后会引发膝关节一系列症状。
二、病因
1.急性外伤:常见于运动过程中,如篮球、足球等运动时膝关节发生扭转、屈曲旋转动作,导致半月板承受过度应力而撕裂,青壮年人群此类病因占比较高。2.慢性退变:多见于中老年人,膝关节长期磨损、退变使半月板弹性下降、韧性降低,轻微应力即可引发撕裂。
三、临床表现
1.疼痛:膝关节局部疼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可稍有缓解,但随病情进展疼痛持续时间可能延长。2.肿胀:膝关节内积液导致肿胀,急性期肿胀往往较明显。3.弹响:膝关节活动时可闻及弹响音,部分患者可感觉膝关节有卡顿感。4.交锁:膝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突然卡住,不能屈伸,需活动后才能恢复,是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通过麦氏征、研磨试验等体格检查初步判断半月板是否存在损伤,麦氏征检查时患者仰卧,检查者将患者患肢屈曲、外旋、外展,然后内收、伸直,若出现疼痛或弹响则提示半月板可能有撕裂。2.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半月板撕裂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半月板撕裂的部位、程度等情况;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骨性病变。
五、治疗方式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撕裂较轻、症状不严重的患者,包括休息、制动(如使用支具固定膝关节)、物理治疗(如超短波、热敷等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药物辅助(如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但需谨慎使用,尤其注意特殊人群禁忌)。2.手术治疗:对于撕裂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常见术式有半月板缝合术(适用于有血运区的半月板撕裂)、半月板切除术(适用于损伤严重无法缝合的半月板)。
六、康复护理
1.术后康复: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被动活动度训练,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术后2-3周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术后6-8周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进行负重行走及膝关节屈伸等功能训练,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再次损伤。2.日常护理:康复期间注意保持膝关节清洁,避免感染;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有利于组织修复。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半月板撕裂多与外伤有关,由于儿童半月板血运较丰富,部分轻度撕裂可考虑保守治疗,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延误治疗;保守治疗过程中需严格制动,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不适当活动影响恢复。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半月板撕裂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非手术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使用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康复训练需更缓慢、轻柔,防止因训练不当引发其他并发症。3.女性:女性运动时需注意正确姿势,避免膝关节过度扭转等动作,降低半月板撕裂风险;妊娠期女性出现半月板撕裂时,治疗需兼顾胎儿安全,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