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会引发疼痛、肿胀、弹响或卡顿、活动受限等症状,不同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人群在这些症状表现上存在差异,如儿童相对少见半月板损伤,女性可能更敏感,有既往病史者恢复更慢等,疼痛在活动时加重,肿胀因出血和炎症渗出导致,弹响卡顿是破损半月板异常摩擦碰撞引起,活动受限由多种症状综合作用所致。
一、疼痛
半月板损伤早期常出现膝关节疼痛症状,多为隐痛或刺痛,在行走、上下楼梯、深蹲等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可加重。例如,有研究表明,约80%以上的半月板损伤患者早期会首先表现出膝关节不同程度的疼痛,这是由于半月板受到损伤后,膝关节在活动过程中损伤部位与周围组织发生摩擦、刺激神经末梢所致。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疼痛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儿童半月板损伤相对少见,若发生多与外伤等因素有关,疼痛表现可能因儿童表述能力受限而不太典型;女性在一些特殊生理期或因生理结构等因素,可能在相同程度半月板损伤下感觉疼痛相对更敏感;有膝关节既往病史的人群,半月板损伤后疼痛可能较无病史者更为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
二、肿胀
膝关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这是因为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内部的小血管破裂出血,以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液体渗出,从而引起膝关节肿胀。通常在损伤后的数小时至数天内即可出现肿胀,肿胀程度可轻可重,轻度肿胀可能仅表现为膝关节周围轻度的饱满感,重度肿胀则可使膝关节明显膨隆,皮肤发亮。不同年龄人群肿胀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半月板损伤肿胀可能因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肿胀程度相对较轻,但也需密切关注;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等因素,肿胀消退可能相对较慢;性别因素对肿胀本身影响不大,但不同性别的人群可能因不同的生活方式导致损伤机制不同进而影响肿胀情况;有膝关节既往疾病的人群,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半月板损伤后肿胀可能会更明显,且恢复过程中肿胀消退可能更缓慢。
三、弹响或卡顿
部分患者在膝关节活动时会出现弹响或卡顿现象。当半月板损伤后,破损的半月板在膝关节屈伸、旋转等活动过程中,会与股骨髁、胫骨平台等结构发生异常摩擦或碰撞,从而产生弹响,有时还会感觉膝关节突然卡住,不能正常活动,稍作调整后又可恢复活动。不同年龄人群弹响或卡顿表现有差异,儿童半月板损伤弹响或卡顿相对少见,若出现需高度重视是否存在先天发育等异常情况导致的半月板问题;中青年人群运动等导致的半月板损伤出现弹响或卡顿相对较多见;老年人半月板退变基础上发生损伤,弹响或卡顿可能与半月板退变及磨损等因素相关。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性别参与的运动等生活方式不同,会影响半月板损伤导致弹响或卡顿的发生概率;有膝关节手术史等病史的人群,再次出现半月板损伤时弹响或卡顿表现可能更复杂,需要更细致的检查来明确情况。
四、活动受限
膝关节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患者会感觉膝关节屈伸不利,不能正常完成如正常行走、下蹲等动作。这是因为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疼痛、肿胀以及弹响卡顿等情况综合作用,使得患者不敢正常活动膝关节,从而出现活动受限。不同年龄人群活动受限程度不同,儿童半月板损伤活动受限可能因疼痛等因素表现为行走姿势异常等;老年人由于本身膝关节活动度相对较差,半月板损伤后活动受限可能更明显,且恢复活动时需更谨慎;性别因素对活动受限本身影响不大,但不同性别的人群日常活动量等生活方式不同,会影响损伤后活动受限对其生活的影响程度;有膝关节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半月板损伤后活动受限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其膝关节功能障碍,需要更专业的康复等干预措施来改善。